当前,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多地发生关联疫情。我市九龙坡区、长寿区、巴南区、两江新区、渝北区和沙坪坝区先后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为进一步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严防疫情输入校园,特提出疫情防控十条措施,请各地各校务必严格执行,认真落实。
立即启动应急体系
立即激活应急体系,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挥,分管负责人要切实负责,指挥体系要始终处在激活状态,确保每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做到人员在岗位、在现场、在状态,确保信息报送渠道24小时畅通,遇有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要立即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县教委,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和处理。各学校应按照县教委防控办要求,落实专人负责每日疫情报告。
加强师生健康管理
全面摸排师生及家属的行动轨迹,掌握师生员工的健康情况,有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师生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返巫,返巫后及时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无异常方可返校、返岗,并进行自我健康观察。要严格落实重点时段和重点地区来(返)巫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者排查。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持续做好师生员工健康筛查和接触史、旅行史排查,建立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
加强联防联控工作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强化学校(幼儿园)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学校卫生健康副校(园)长作用,推动学校与疾控机构、乡镇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配合属地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委)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形成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业务指导、培训、巡查全覆盖,联合开展防控应急演练。
加强校园防控管理
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落实严格的校园管控措施,进一步加强门岗管理,师生员工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查验身份。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确需入校的,要做好进校人员的身份核验、体温检测、健康码行程码查验、信息登记等工作。避免“一刀切”“简单化”的封闭管理,要严而有度,既保证师生员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又要严控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加强舆情导控,防止网上负面炒作。教育系统所有活动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压实责任。暂停举办跨区县、跨学校的相关活动、会议和培训。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停止线下培训活动。
严格晨午晚检制度
各级各类学校要落实好晨午检制度,寄宿制学校还要落实好晚检。对于在晨午晚检中发现的发热、咳嗽等症状以及其他症状的人员,要落实“四早”措施,切实管住首例患者,严防疾病在校园内传播。严格因病缺勤缺课病因追踪管理。
坚持做好多病共防
秋冬季节是流感、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结核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人员高度密集,是聚集性传染病疫情的高发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影响教学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站在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在全面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做细做实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
加强校园环境整治
特别要对校园垃圾池、化粪池、背水沟、下水道等垃圾进行清除后消毒,对食堂及其用具、厕所、蓄(储)水池、饮用水管道、空调、排风系统、教玩具等进行清洗,对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运动区等环境进行清扫保洁,对办公室、教室、寝室、功能室、宿舍等进行清扫并开窗通风,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清扫消杀,确保干净卫生。对用水安全、食堂和食品卫生以及校舍、围墙、实验室、安防设备设施、消防及用电线路等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评估,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加强身体锻炼。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严格落实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各学校每天要安排30-4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指导学生每天进行校内、外各1小时的身体锻炼。
切实加强宣传教育
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广播站、班级群、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加强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持良好的社交距离和礼仪,减少接触与传播;引导师生员工尽量避免进入通风不良、人群密集的密闭空间;倡导家长在接送学生时佩戴口罩,减少在校门口聚集。
尽快建立免疫屏障
各学校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及时开展疫苗接种是党中央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部署,将3—11岁学生纳入接种范围,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最大的关爱,是给学生最大的福利,也是学生、监护人应履行的个人防控责任。各级各类学校要将3—11岁学生疫苗接种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坚决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全力推进、按时完成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