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素养立意,注重教考衔接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2023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继续坚持素养立意、依标命题的原则,精心选材,统筹设计,保持命题理念,整体思路稳定,注重价值引领,密切关联教材,积极呼应和引导教学。
一、坚持素养立意,落实立德树人
1.注重价值引领,体现培根铸魂
今年试题语料典型丰富,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熏陶感染作用。
“古诗文名句”,距今8000年的契刻符号,多角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水利奇迹“红旗渠”彰显积极昂扬的新时代精神;现代文阅读《老兵和军马》写出老兵永远不变的善良与追求,彰显美好的人性;《让敦煌再“活”两万年》等文本揭示DNA存储的高科技魅力;课内文言文《醉翁亭记》与课外文言文《后知轩记》让学生领略古代圣贤济世爱民、方正自律的美好精神;写作部分的小诗精美灵动、内涵丰富,引导学生正确观照自己的内心和成长。这些文字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既有突出的传统文化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加强思维考查,旨在启智增慧
试题加强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试题精选文学作品,针对作品的特点设置典型任务,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受,品味语言之美。《老兵与军马》在多件事中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试题考查对人物当时心理、如何表现不舍之情的分析,体会作品语言的表现力。《醉翁亭记》让学生区别不同标点断句的合理性,理解语言表达方式的多元性。《赤壁》一诗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假设,试题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的用意,体会表达技巧的效果.....加强形象思维的考查,有利于学生丰富心灵、提高修养、审美鉴赏。
《让敦煌再“活”两万年》旨在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试题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两种现象能否形成因果关系、事实能否形成合理的观点、两文内容有何异同、结构理解是否合理、能否严谨论证等多方面入手,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考查。写作试题给学生一首关于野花的小诗,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题目没有过多限制和要求,考生可以从生活出发,凝练成自己的观点,寻找并使用恰当的证据支撑观点。这个过程需要考生去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甚至质疑,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3.高频考查探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老兵与军马》中第9题,探究老兵“重要得到很多的东西”有哪些,无论答案是“历练和成长”,还是“责任心”和“自信心”,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质疑、评价、假想、判断、深度思考和领悟,能够真实地展现和矫正自己的立场、态度、价值观。
文言文阅读第13题,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进行梳理和探究,不仅能使用工具或联系已知进行比较分析,还能重温“词语推断”“查阅词典”“课内迁移”等多种方法,虽然是考试,但又是学习。
尤其是写作题中,小诗最后一句说“我也喊出了自己的名字/我也是它们中的一朵/在天空下,在山坡上尽情开着”,这样读写整合的写作试题,贴近学生生活,与青年的成长息息相关。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表达真情实感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小诗的意蕴内涵,勇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勇于表达自我。这时的我是自我的,也是开放的,是向内的,也是向外的。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表达对成长的思考,也可以写对他人的希望,写对社会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想象等。
二、巧设情境任务,结构更为合理
选取“家在河南”主题班会这样一个生活情境,非常真实巧妙,贴近实际生活,而小豫真的就会遇到拿不准字词、写不出幻灯片名句、表达不够直观、选配插图犹豫不决、想用排比句作总结但又做不到这样的一些问题。题目抓住生活中常见而又值得琢磨的真实场景,创设新颖有趣内涵丰富的情境,设计合理、多样的问题和任务,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和探究欲望,充分自然地展现出语文素养。
另外,“名著阅读”从“积累与运用”板块中独立出来,与“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形成了五个板块、五种情境,极大地拓展了命题的空间。试题巧妙设问,《水浒传》中除了宋江,鲁智深和林冲谁是主角,《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谁是主人公,着眼于真正考查整本名著阅读,牵引师生真正进入到整本书的阅读。
以上情境和任务较为真实适切,二者关联紧密,能充分考查学生语言运用、整本书的阅读,使试卷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难易结构变得更加合理,更符合学生思绪和思维的推进。
三、教考紧密衔接,引导日常教学
今年试题积极体现课程标准新理念,主动呼应统编教材内容,增强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引导教学在改变方式、培养能力素养上下功夫。
1.衔接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
“积累与运用”部分,学生通过梳理筛选主要信息完成更为直观的时间轴;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这样的语言活动后恰当选择配图并阐述理由,进行表达与交流。而语文课程本身就是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
2.衔接统编教材,推进以学定考
试题增强了与统编教材的关联,引导一线教学用好统编教材,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
字音字形、名句填写、词义理解等试题勾连教材基础知识;识字与写字、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均是统编教材核心内容;《醉翁亭记》《赤壁》均是统编教材名篇;学生对“家在河南”主题班会不会陌生,因为教材上有“有朋自远方来” “低碳生活”等综合性活动;新课标下大观念、大问题是主要载体,作者是“如何表现”不舍之情的?这样的问题在教材中多处出现。还有与统编教材的隐性关联:教材强调整合,有多文本阅读,有先读后写,试题中表现为复合文本的使用,选配图并阐述理由和读诗写作就是读写结合类试题;每课后面都有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等典型任务,而阅读理解部分都是针对文本特质设计的典型任务,进行深入地拓展探究。
试题落实了课程标准对命题原则、命题理念、任务、情境、题型的要求,呈现出文本典型丰富、任务设计典型、情境类型真实多样、考查关键能力等特点。从教考衔接到考教衔接,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启发教学要不断改进方式,夯实素养基础,实现教学同频共振,正向同行。
今年试题能给大家什么样的启示呢?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实现成长;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多种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教学评”的一体化,知识、能力和素养同步提升;吃透课标,用好教材;真正关注学生的阅读,强化关注学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多观察多写作;推进在教学过程中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深度思考、领悟,学会质疑评价、假想和判断;以学科大观念统领教学,扭转以知识点讲授为主的碎片化教学,加强学生对核心内容的深度领悟,加强学生基础素养的涵养与积淀。
作者:时玮芬,河南省实验中学
重思创新,降难提质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2023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友好、亲切又富有挑战和趣味,整体难易恰切,稳中有新。试题以课标为依据,部分题目的设计与教材关联度强,与一些课文后的习题问法相类似,展现教学评一致性原则。试题既落实立德树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面导向,也有对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为基础的语文素养的考查;既有常规题型的延续,也有创新设问方式的尝试。
【“关联”与“多元”】
试题体现了关联和多元的思想,关联简约而不简单,多元简单却不简化。
简约不简单:如第4题为幻灯片文字选配插图,这既是图片与文字关联,现实与想象关联,材料与观点关联。第12题考查两个文本的佐证,这是考查文本间、文段间逻辑关联。第13题解释文言词汇,用迁移推理替代死记硬背,引导学生学习文言词汇时用理解记忆取代机械记忆,这也是新学与旧知之间的关联。第16题文言文对比阅读中对于亭和轩命名“醉翁”与“后知”的原因,用理解运用替代机械记忆,引导学生现学现用,这也是用已知解决未知的关联。
简单不简化:设计平行试题,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解读和自主选择的空间。名著和作文都采用二选一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多元表达。第11题和名著阅读题都有一定的开放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表达,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考查并没有简化。
【“减少”与“增加”】
试题在考查获取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过程中展现了减与增。
减少了识记的考查。如第13题文言词汇不是以往的让学生解释,而是提供“脚手架”——方法提示,这既是学习文言词汇方法的引导,更是减少机械记忆的重要体现。这道题以考促学,让学生再次认识到积累文言词汇的正确方式。
减少了审题的障碍。不在审题上设坑,设问方式上更易懂更贴近生活。如文学作品阅读第8题设问时提醒学生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分析,而不是笼统设问如何表现不舍之情。如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1题,“同学们在梳理文本一结构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你认为那一种更合理,请简要分析”,这样设问避免让学生自己划分结构的费时和费力,在切入角度上追求既能贴近课堂学习的真实情境又能巧妙渗透核心素养。
增加了思维的含量,更加关注学生实际学习和思维发展。如文学作品阅读第9题让结合全文探究老兵得到的“重要得多的东西”有哪些,这道题绝不仅仅是浅层次阅读和浅层次思考才能回到至少两个维度或两个角度的要求。如第3题根据幻灯片内容完成时间轴,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筛选信息的关键能力,不难切分但在表述时关键信息的提取却能体现学生的差异度。
增加了思维的进阶,如文学作品阅读的四个题目,从梳理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心理、分析描写方法、探究小说主题等方面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解读文本。如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11题、第12题考查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古诗赏析第18题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稳”与“新”】
试题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保持试卷结构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从设问方式、主题情境等方面进行创新,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用材料稳中出新,注重情境的设置,如第4题让学生给文字选配插图,首先要能全面而准确地观察出画面特点,其次还要能读懂文字表述的两个层次和重心,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阐明图文相配的理由。
作文材料以一首小诗为材料,一则材料统摄两个任务,自由选择。两个任务有关联又有区别:关联主要体现在两个写作任务的展开都要围绕“自己的名字”这一话题;区别主要体现在文体要求上,记叙文“喊出_____名字”要求学生要叙成长经历,抒内心情愫;议论文带有明显的观点性,暗示学生要从材料出发,凝聚自己的哲思,形成鲜明的观点。一则材料,话题给定,两个任务,两种文体,可叙可议,审题难度不大,距离学生生活不远,有话可写,便于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深”与“细”】
试题坚持创设真实情境,既有生活情境更有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科技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考查文本的细读和思考的深度。
因为注重创设跨学科学习情境,关注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实用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采用生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DNA数据存储这一材料,提取与整合主要内容、辨别文段间逻辑关系和厘清文本写作思路是考查的重点。如第11题考查对结构层次的梳理,不需要读懂科学知识概念原理和步骤,但需要读懂文本写作思路各段间逻辑关系。这都要求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要进行有深度的思考。此为“深”。
因为注重创设多文本学习环境,关注单篇与其他篇目联系,古诗赏析用一首诗去关联多首诗的诗句的比读,是否真正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情感是考查的关键。如第17题用《赤壁》中一句诗暗含的感慨和《黄鹤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登飞来峰》中的诗句比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解读。此为“细”。
整体来说,试卷难度不算大,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语用材料类型丰富,考点分布均衡,贴近日常教学,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启发引导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改变浅表化、模式化的做法,改变灌输结论的方式,积极探索“真实情境、问题导向、深度学习、高阶思维”的教育教学模式,回归语文教学本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郑美玲,郑州外国语学校
来源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