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官方回应开鲁县被免职镇党委副书记父亲身份:并非网传的通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4月24日,红星新闻报道内蒙古开鲁县被免职镇党委副书记纪云浩被网友质疑学历造假一事,开鲁县委组织部称正调查核实,结果将及时公布。当天下午,多条网传信息质疑纪云浩父亲身份系通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图为纪云浩阻挠农户种地 “中国三农发布”相关报道截图
红星新闻记者就此事再次致电开鲁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称从纪云浩个人家庭信息档案来看,其父亲并非网传的通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对方同时表示,目前网传很多信息都是不属实的,网友反映的问题官方部门也都注意到了,一切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延伸阅读
开鲁县再通报"种地要交钱"事件:租户改变4650亩地用途
近日,针对网民关心关注问题,开鲁县委、政府深入开展调查核实,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关于网民关注的“新增耕地收取有偿使用费”问题
《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中明确,支持内蒙古探索开展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工作。开鲁县作为上级确定的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单位,依程序制定《开鲁县促进农村牧区新增耕地高效利用指导方案》,针对“国土三调”较“国土二调”新增加的耕地开展高效利用试点工作。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试点工作总的原则是,对“国土三调”新增加且未确权的耕地,原则上不再承包到户,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承包经营关系稳定,开鲁县主要按两种情形分类处置:第一种是对拱地头、平水坝、填沟渠等新增的过于分散、短期内无法整合使用的耕地,优先交由原承包户经营,村集体收取有偿使用费。第二种是对较大规模的单独新增耕地地块,依据《民法典》第533条“情势变更”条款,由村集体与承包户协商变更合同,协商不成的诉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解除合同,收回统一管理。
综上,网民关注的耕地收费问题,实际为开鲁县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方案中针对新增加耕地采取的处置方式之一,即“完善合同、收取有偿使用费”,而不是对二轮延包已确权土地再进行收费。
在试点工作过程中,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依照政策文件要求,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形成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并在公示期间村民均未提出异议。决议中明确:对有新增耕地的承包户,原则上按耕地完善其原土地承包合同,并收取每亩每年200元的有偿使用费,所缴费用收归村集体分配使用,土地交由原承包户继续经营。
二、关于网民关注的“农耕作业会不会贻误农时”问题
网民关注的涉事地块位于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由非本村人员张某柱为兴建奶牛养殖场租赁。据张某柱明确表示,该地块目前实际交由其兄张某林经营。张某柱、张某林都不是该村村民,分别是通辽市科尔沁区、广东深圳籍。
双胜村委会与张某柱于2004年3月20日签订了5600亩荒沼草甸子土地租赁合同,明确约定该地块用于兴建奶牛养殖场和用于饲草料种植,土地租赁费用为每亩每年4元。此地块不是二轮延包范围的土地。“国土二调”数据显示,该地块主要是林草地类。“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由于多年私自开垦耕种,其中的4650亩地块“国土三调”调查认定为耕地,实际改变了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造成合同标的物性质发生变更。
在试点工作中,村集体考虑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同意张某柱与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样适用每亩新增耕地收取200元有偿使用费的收费标准。经过了解,张某林已将其中大部分地块转租给别人经营,每亩每年租金700元以上。
按村集体决议,虽多次与张某柱、张某林沟通,但其始终不愿缴纳费用,且于4月12日实施了翻耙行为。在劝阻翻耙行为过程中,发生了视频中出现的“不让种地”的说法,以及个别镇村干部态度急躁、语言粗鲁的失当情况,涉及到的镇村干部已做出处理。
目前,通过县镇村三级协调化解,该村群众已同意采取诉讼方式主张权益,解决矛盾问题,确保不再有阻碍翻地整地、贻误农时等行为发生。
下一步,开鲁县委、政府将依法、依规、依政策推动后续问题妥善解决。
开鲁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2024年4月24日
"补交钱才能种地"在开鲁县并非个例 有农户已缴纳7万
4月22日,据“中国三农发布”消息,眼下正是春耕大忙时节,然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种植户反映,有镇、村干部阻止他们下田耕种,并称不缴费不让种地。
23日,当地农户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不仅是建华镇,在其他乡镇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开鲁县发布通报称,村镇干部催收的“增补承包费”,是开鲁县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工作采取的处置方式之一,即由村集体对新增耕地收取的有偿使用费。关于个别基层干部对待群众态度蛮横、言语粗鲁,开鲁县委已给予该镇党委副书记免职处理。
村镇干部阻挠春耕 图源:中国三农发布
村民称不缴费不让种地
在“中国三农发布”的消息,双胜村农户张师傅和其他村民一起,合伙承包了5000多亩地,现在已经到播种时节,但村、镇有人看着不让种地。
4月23日,张师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004年他承包了这里的土地,承包期限30年,承包费用也交清了。这块地原来是沙沼地,什么都不长,承包价格是4元钱一亩地,后来农户们将土地改良成耕地,并开始种植玉米等作物。但是今年,村镇要求他们每亩地缴纳200元的费用,不缴费就不让耕种。
张师傅介绍,改良土地过程漫长,每年只能改良一两百亩。要将土地进行平整,还要施肥、打井、通电、安装灌溉设备,每亩地投入近2万元。农户们养了1000头牛,种植的玉米和青储给牛做饲料,养牛场产生的牛粪用来肥田改良田地。
双胜村的村干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这块地原来确实是沙沼地,但现在草地变水浇地就要交钱。
“中国三农发布”的报道还显示,村里发出过催款通知。通知称,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现对你所承包的草地内新增耕地4650亩收取承包费,每亩每年200元,年限3年(2024年至2026年)。“限你在2024年4月10日前到村委会缴纳承包费,逾期不缴纳承包费原合同终止,土地由村委会收回另行发包。”
“中国三农发布”的消息还表明,村镇两级干部不但阻挠农户耕地,还要扣下农户的拖拉机,还称农户属于抢占集体资源,哄抢集体土地。
23日上午,张师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早已按合同规定缴清了全部的承包费用,这每亩200元的钱他们不明白收的什么费。经过媒体报道以后,他们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耕种了,目前正在翻地。但让农户们揪心的是,重新缴费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他们建华镇双胜村,其他乡镇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农户的耕地机器被拦 图源:中国三农发布
其他乡镇农户也有类似反映
开鲁县小街基镇一位农户对极目新闻记者介绍,2014年,他转包了300多亩沼地,经过改良目前用来种植玉米,承包费用也一次性交清了。但今年4月,村里又要收取每亩200元的费用,他交了这笔总计7万元的费用。
村里给这位农户开具的收据显示,收费名义是“草转耕”,总额7万元。此外收据还写着“此款打入农经账户”。
“不交钱就有人看着,不让种地。”这位农户还表示,当年他到村里种地,村里就是为了请他来改良这块地的,当时为了转包的事,村里还专门开了会。但现在,村里称收费是因为将沼地改为耕地了。
2014年的会议记录显示,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内容是“为了加快改良和开发我村北沼盐碱地步伐,搞活新型农村合作社经济,引进资金和技术……”。会议记录还显示,这位农户可以“在国家法律规定内,合理使用土地”“养殖、种植及经济林开发”。
该农户介绍,改良都是自己投资的,地原来都是盐碱地,他运来沙土将盐碱地盖住,这样才能耕种,改造土地花费很多。他种的是玉米,眼下谷雨时节必须播种,为了不误农时他只能缴费,否则损失更大。村里还要向其他农户收钱,有的农户交了钱,有的农户没有交。
这位农户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23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向小街基镇负责人求证,但对方婉拒了采访。
除了建华镇和小街基镇,还有当地其他乡镇的农户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所在的村镇今年也要收费。一位村支书就表示,收费是有依据的,上级下发了文件。
对于其他乡镇农户反映的情况,开鲁县农牧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情况进行调查。23日下午,通辽市相关部门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已经到现场进行调查。
涉事镇党委副书记已免职
4月23日下午,开鲁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通报,关于“中国三农发布”报道的“内蒙古开鲁县蹊跷的增补承包费”相关信息,开鲁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针对报道反映问题,第一时间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组织开展调查核实,现就反映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蹊跷的增补承包费”问题。报道所反映问题的背景是开鲁县作为上级确定的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单位,针对“国土三调”较“国土二调”新增加的耕地开展的高效利用试点工作。报道中提到的“增补承包费”,是开鲁县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工作采取的处置方式之一,即由村集体对新增耕地收取的有偿使用费。
二、关于“阻拦不让种地”问题。建华镇双胜村实施试点工作过程中,一部分新增耕地大户不愿交纳费用,导致已交费用的农户产生攀比心理,由此产生了阻碍翻地行为。目前,通过县镇村三级协调化解,该村群众已同意采取诉讼方式主张权益,解决矛盾问题,确保不再有阻碍翻地整地、贻误农时等行为发生。
三、关于个别基层干部对待群众态度蛮横、言语粗鲁的问题。针对报道中反映的个别基层干部对待群众态度蛮横、言语粗鲁、工作方式严重不当的问题,开鲁县委已给予该镇党委副书记免职处理,并由县纪委监委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县纪委监委对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可能存在的其他违纪行为,也正在开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