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和冯德莱恩 题图
继德国总理朔尔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之后,本周两名欧洲领导人同时访华。中国外交部4月3日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4月5日至4月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此同时,经中欧双方商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同期访华。
这是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马克龙首次访华,也是马克龙担任法国总统以来第三次访问中国。此前马克龙于2018年、2019年两次访华,并曾表态希望“每年都去中国”。与此同时,今年恰逢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冯德莱恩受马克龙邀请一同访华,引发广泛关注。
过去三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法、中欧关系都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期欧洲领导人接连访华,实际上凸显了欧洲对中国地位和作用的重视。
“目前欧洲内部的对华认知存在矛盾性,由此导致中欧关系出现不确定性。”崔洪建称,“此次马克龙和冯德莱恩访华有利于推动中法、中欧关系的稳健发展,由此减少双方关系中的不确定性,为全球变局注入稳定力量。”
欧洲领导人接连访华,凸显对中国的重视
新京报: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将于4月5日至4月7日同时访华。两人“组团”访华有何特殊性?
崔洪建: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同时访华,属于打破双边外交惯例的一种访问形式,以往中欧之间并没有过这样的形式。
作出这种比较罕见出访安排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近几年来,欧洲内部的政治和政策环境发生了变化,欧盟希望加强所谓“对外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因此类似法国这样坚持独立自主外交的欧洲大国,也开始强调其外交是欧盟整体外交的一部分。此次马克龙和冯德莱恩联合访华,就是想释放这一信号,强调欧盟外交的一致性。
而从中方的视角来看,我们的对欧外交不仅基于和各国的高水平合作,也非常重视欧盟作为欧洲一体化载体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因此,法国总统和欧盟委员会主席联合访华这样的形式中方也表示接受并认可。
新京报:此次联合访华的核心议题会是什么?
崔洪建:此次访华的核心议题首先是中法、中欧双边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中法、中欧都有着长期合作的基础,但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譬如欧盟的对华认知出现变化、欧洲内部正在讨论调整对华政策等。在此背景下,中欧关系想要稳定下来、建立更好的相互认知,同时推进原有的合作,双方需要坐下来面对面沟通讨论。
另一个重点议题是国际和地区局势。中国、法国、欧盟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行为体,在面对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时,各方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就一些问题尽量寻求共识。
譬如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法、欧作为世界上重要的行为体,有责任也有义务从全球安全治理、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管控危机外溢效应的角度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这也是符合中法、中欧战略定位的做法。
此外全球治理也是一个重点。中法、中欧此前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绿色转型、数字转型等议题上已经有相当的共识,在这些有着很好合作前景的领域,各方需要进一步推进并加强合作。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9日,西班牙阿利坎特,在地中海七国领导人峰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交谈。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在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之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上周访华,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等去年就已访华。欧洲领导人接连访华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崔洪建:欧洲领导人近期接连访华,今年内中欧还有一系列的高层互动,这实际上反映出欧方非常重视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在双边关系层面,推动对华合作对欧洲来说有着巨大的利益,欧洲对中国仍有着巨大的需求。马克龙此次访华有一个庞大的商业代表团随行,由此可以看出,尽管欧洲内部有一种观点称“要摆脱对中国的市场依赖”,但现实是,中欧双方在经济合作上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而这种相互依赖关系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
其次在全球层面,欧洲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应对一些重大国际议题、全球性挑战上中国的作用不可或缺。对于欧方而言,他们逐渐意识到,不管是要实现其全球战略还是推进其地区政策,离开中国的合作很难成功。也因此,他们认识到和中国保持对话和沟通的重要性。
中欧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对话交流有助于改变对华认知
新京报:这是马克龙第三次访华,也是其开启第二任期后首次访华。马克龙今后一段时期的对外政策焦点会是什么?
崔洪建:马克龙第一任期内的外交聚焦几个不同的方向:第一是所谓的全球治理外交,如通过“气候外交”彰显法国的全球治理能力;第二是大国外交,即试图和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都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第三是欧洲内部外交,包括深化法德关系、协调和英国的矛盾等;第四是周边外交,重点是加强在非洲地区的存在等。
进入第二任期后,马克龙在国内遇到了比较大的掣肘,因为他领导的执政联盟失去了在议会的绝对多数席位。他力推的退休制度改革,在国内也碰到了比较大的阻碍。此外,法国国内舆论有一些声音认为他第一任期内将太多精力放在外交领域,内政方面表现不佳。
因此第二任期开始后,马克龙在外交方面显得更加低调。一方面,他可能会在内政和外交领域做好平衡。另一方面,由于丢掉了第一任期需要争取连任的包袱,他在某些方面可能会表现得更加大胆。
未来一段时期内,大国外交可能会是马克龙的一个外交重点,其中全球治理层面的气候变化议题、地区安全领域的乌克兰危机可能会是他的两个主要抓手。他的主要目的是在中美之间体现欧洲的存在,同时利用中美竞争的态势为法国和欧洲谋取利益。
2018年1月8日,陕西西安,法国总统马克龙偕“第一夫人”布丽吉特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你此前接受采访时曾提到,法国有独立外交的传统,作为欧洲大国可以在中欧关系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但你刚刚也提到,法国也在强调欧洲外交的一致性,那么法国还能继续在中欧关系中发挥引领作用吗?
崔洪建:受形势变化的影响,当前中欧关系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我们希望看到一些国家在促进中欧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但也看重欧洲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形成积极的对华认知、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善意的舆论氛围。但目前欧洲内部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权力分化、利益分歧比较严重,很难出现一两个大国直接拍板的情况。因此相比以往,部分国家对华政策的积极性和欧盟整体的对华政策立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不过,法国确实有着独立外交的传统,在欧洲、在世界上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中法关系的发展显然会对中欧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中法关系得到了积极发展,中欧关系中的相当一部分也就稳定了下来。稳定下来后,中欧双方再进行修复、提升,由此推动中欧关系积极发展。
新京报:冯德莱恩3月底在讲话中表示,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和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称欧盟不希望与中国脱钩,但要平衡与中国的关系,降低对华关系的风险和对中国的依赖。你如何看待冯德莱恩这一表态?
崔洪建:冯德莱恩的这个讲话是欧洲内部对华政策不同观点的一个集中反映。当前欧洲内部对中国的认识具有矛盾性,他们认为中国有需要合作的一面,但也有需要竞争甚至反对的一面。这种矛盾性会导致欧盟对华政策的摇摆性,体现出来就是在某些领域热衷于和中国对话合作,在另一些领域则把中国作为竞争者甚至对手看待。
基于此,我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中欧关系的不确定性会增加。欧盟想把对华政策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现实中它又难以平衡不同成员国对中国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利益需求,认知上的矛盾引发政策上的摇摆,由此导致中欧关系发展出现不确定性。
新京报:冯德莱恩此次访华,一定程度上能否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崔洪建:冯德莱恩这一届欧委会上台之后,先后经历了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重大的全球性冲击,这某种程度上给中欧之间开展面对面交流、加深双方了解带来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内部对华政策的讨论实际上缺乏现实基础的支撑。
冯德莱恩此次访华能够成行,再加上今后双方恢复正常的交往和交流,这些面对面的参访交流将有助于推动欧洲方面改变对华负面认知,从而营造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积极的对话氛围。因此,马克龙和冯德莱恩的访华有利于推动中法、中欧关系的稳健发展,让中法、中欧关系回到以合作为主的轨道上来。
中欧面临共同的时代命题,稳定双边关系具有全球意义
新京报: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多次提到欧洲需要战略自主。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国际格局持续生变的背景下,欧洲的战略自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崔洪建:欧洲的战略自主经历了很大的考验。一方面欧洲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欧洲内部的政治生态正在发生变化。在两个“变化”之间,欧洲坚持战略自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上升,但它的政策手段和现实路径却被迫进行调整。
实际上,欧洲的战略自主以往更多的是政策上的宣示、政治立场的表达,但如今正在逐渐转向以应对当前危机为主,进行一些实际层面的推进。欧洲战略自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基于现实的一种战略,必须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才能真正实现。
当地时间2023年3月2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盟领导人峰会后举行新闻发布会。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全球正在经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乌克兰危机、气候危机、全球经济复苏危机等叠加。在此背景下,中欧关系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对于全球而言有何重要意义?
崔洪建:当前国际局势的变化给中欧提出了一些共同的命题,中方称之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洲尤其是德国称之为“时代转折”。
面对这些大命题,中欧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立场都存在一些差异,但双方也面临着很多共同的挑战,譬如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横行,地缘政治冲突风险上升等。面对这些挑战,我认为中欧要从世界观入手,在对当前变化的未来趋势上进行沟通,努力达到虽然立场有差异,但在解决方案、各自的责任上有共识的状态。
其次,在面对全球变局的时候,如何把国际秩序中的变革力量挖掘出来,从而抑制引发动荡的因素,这是中欧共同的使命,也是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中欧应该始终站在推动国际秩序良性变革的角度,有意识地抑制那些引发动荡和混乱的因素。
但归根结底,面对这个共同命题最好的一个路径就是建立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行为体,以对话而非对抗为基调的中欧关系对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一个重要贡献,以合作而非脱钩为主流的中欧关系对于维护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是一个重大利好。中欧之间的经济合作能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更多希望,中欧在其他领域的合作能够给冲突的解决、给世界和平贡献更多的力量。
记者 | 谢莲
编辑 |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