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据中国商务部29日消息,商务部部长王文涛5月26日在美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届贸易部长会议期间,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举行会谈,就日方执意出台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七国集团广岛峰会抹黑攻击中国等提出严正交涉。
王文涛表示,日方罔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业界意见呼声,执意出台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严重破坏产业发展基础。中方对此强烈不满,敦促日方纠正错误做法,切实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王文涛还指出,刚刚结束的七国集团峰会在联合声明中操弄涉华议题,出台影射中国的所谓经济安全文件,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坚决反对。希望日方端正对华认知,真正以建设性姿态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王文涛 资料图
近年来,日本不断与美国勾连,充当其打压中国的“急先锋”,在对抗中国的路上越走越远。23日,日本公布了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实施的具体时间表。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当天宣布把尖端半导体制造设备等23个品类列入出口管理限制对象名单,并于7月23日施行。英国《金融时报》称,在限制中国制造半导体方面,日本可能“比美国走得更远”,因为即将实施的出口管制不但限制先进制程的半导体技术向中国出口,而且还将成熟技术也列入了出口管制中。限制涉及十多家日本半导体企业,将影响中国对关键芯片的生产,可能广泛波及中国汽车、洗衣机等产品。
中国是日本半导体设备的主要买家之一。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的统计显示,日本2021年向中国大陆出口的半导体设备价值约达120亿美元,占日本所有出口的四成。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大规模的出口管制将破坏日本企业的市场拓展,降低日本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日本大商社丸红商事的中国经济调查总监铃木贵元表示,日本国内缺乏足够大的芯片市场,这些出口限制对日本芯片设备制造商来说将是一个打击。
然而,日本政府罔顾中日两国企业的利益,尤其是在全球主要半导体设备企业业绩不断恶化之际,悍然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商务部日前就此表示,日方公布的措施未回应业界合理诉求,将严重损害中日两国企业利益,严重损害中日经贸合作关系,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
芯片 资料图
中日本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两国企业和人民从中受益。26日,在与日方代表进行会谈时,王文涛在提出严正交涉后表示,中方愿与日方一道,推动经贸重点领域务实合作,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日经贸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于日方片面迎合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和打压,给两国间的经贸合作人为制造障碍,这可能严重影响双方未来合作的信心。尤其是岸田政府最近出台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措施,是以“泛安全化”逻辑取代市场逻辑,不仅损人不利己,也严重损害日本的国家信誉。中国是日本最大经贸伙伴,日方却一味突出中日间的“竞争性”,无视“互惠性”,实际上反映出日本对华政策的短视。
项昊宇表示,经贸合作曾经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新形势下尽管面临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但作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双方合作依然有挖掘潜力。中方的表态显示了中方对中日经贸关系积极务实的态度。当务之急是日方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战略思维,奉行开放包容的对华经贸合作政策,这才真正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延伸阅读:
岸田政府,令人瞠目!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而中日关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处于45年来的一个低谷。这主要表现为中日关系“政冷经凉”似已成为常态。2012年底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以来,中日高层互访时断时续,即使见面也往往话不投机。日本首相、外相等动辄宣称会就东海、南海、台海和涉疆、涉藏、涉港、“人权问题”等对中方所谓“该主张的就主张”,甚至还拉七国集团集体表态。结果,中日关系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出现倒退。
日方刚刚决定从今年7月起以“经济安全”为由,就23种高性能半导体制造设备对华出口设限,中日经贸合作势必进一步受到政治因素的严重干扰。在人员往来方面,10年来日本来华人数趋于减少而涉嫌违反中国法律的间谍案则增多。近10年来日本对华友好民意基础严重受损,相关民调显示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一直低于20%,去年9月日本NHK民调显示将中国视为“安全威胁”的日本受访者占到81%。日本右翼反华势力愈发猖獗,经常口无遮拦。
岸田文雄出自自民党内原本对华相对友好的派系“宏池会”,但其对华政策倒退的程度令许多人瞠目结舌。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已经基本成型。岸田政府去年出台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以及专门针对钓鱼岛的《关于强化海上保安能力的方针》等,确定未来10年日本以中国为“前所未有最大战略挑战”的军事、外交、海洋战略。日本在军事方面谋求扩军备战,在国际上热衷推进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构想,试图配合同盟国、联合“同志国”编制围堵遏压中国的国际阵营。七国集团广岛峰会显示,日本作为涉华问题上的拱火者和挑事者正在更加卖力表演。岸田表示要构筑“具有建设性的稳定的日中关系”,但这更像是一种企图稳住中国的外交策略。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中日关系乏善可陈,甚至可能继续恶化。
日方一意孤行地干涉中国内政并挑唆配合美西方国家实施对华遏制,这与中日两国友好人士的期待背道而驰。那么,东京这种强硬态度的“底气”来自哪里?笔者认为,一是来自上述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以及在军力层面的突破和增强;二是来自日本当局对华立场的基本一致性,即自我认定的“政治正确”;三是来自日本与同盟国、“同志国”针对中国正趋形成的“暴力多边主义”。这种危险倾向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前的日本外交、军事历史档案中都不难找到。遗憾的是,当今日本的一些人享受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带来的两国关系恩惠,却在从事损害两国关系的行径。
岸田文雄 资料图
日本对华政策倒退的背景和原因十分复杂,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可谓多因一果。其中包括21世纪以来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社会保守化思潮日益占据上风,而外交又是内政的延伸;日本传统的反华或假友好势力影响甚至在某些时期垄断政权和话语权,企图以所谓“旧金山和约”取代《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所确立的战后国际法与国际秩序;中美战略竞争与结构性矛盾上升,日本当局欲从中渔利、联美制华;中日力量对比差距拉大,中国GDP已是日本的4倍,日本危机感加剧;日本炒作“台海有事”、渲染“中国威胁”,竭力谋求成为“能战国家”;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视中国为主要对手,防卫战略重点南移,如此等等。
日本政府这些倒行逆施之举当然有着颇为复杂多样的动因。但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围绕长期搁置争议的钓鱼岛主权归属认知矛盾,已演变为中日关系以及日本对华民意改善的一个主要瓶颈问题。日本普通民众过去对中国总体上比较友善,但他们很多人不了解钓鱼岛属于中国的真相,在钓鱼岛和东海问题被日本右翼炒作起来后,日本社会的对华好感度随之明显下降。10年来,日本官方及媒体一直污蔑中方“侵入日本领海”,抹黑中国为“霸权国家”。日本这种洗脑式的国内宣传在历史上曾起到极其恶劣的作用,如今也会严重影响日本民众的对华认知。
21世纪以来,日本政治右倾化与中日关系恶化呈现出正相关关系。21世纪初小泉纯一郎首相任内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以此为代表的日本政治右倾化导致两国关系严重恶化。随着中方坚持原则、坚决斗争,2007年安倍晋三第一次执政期间不再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实现“破冰”。2008年至2010年福田康夫、鸠山由纪夫执政期间,日本一度出现“脱右倾化”趋势,中日关系明显改善。
正当日本右翼离心力明显上升之际,东京都时任知事石原慎太郎跳出来推动日本政府所谓“购岛”,把中日较量的焦点从靖国神社引向钓鱼岛问题。日本不分左中右的各党派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立场基本一致,所以当钓鱼岛归属问题成为中日关系的焦点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激烈主张就会得到执政当局的认同。这就是2012年野田佳彦内阁“购岛”的日本政治和社会背景。但日本政府对钓鱼岛问题的操弄适得其反,换来的是中国在钓鱼岛领海实现执法巡航常态化。日本当局为了报复中国则在强化海上保安厅和海上自卫队力量的同时,对内宣传所谓中国不断“侵入日本领海”,在国际上攻击中国“以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营造反华国际舆论和国际阵线。
中日国旗 资料图
日本主流社会因不甚了解钓鱼岛归属真相而误以为被“侵入”的“受害意识”,逐步转化为国家安全战略决策的军事对抗意识,加之中美战略矛盾上升,钓鱼岛问题也成为美国用以调动日本的新因素。结果就是无形之中日本政治右倾化与社会保守化逐趋合流,使主张对华友好的日本人备感压力与无奈。
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将澄清钓鱼岛归属真相列入中日对话的核心议题清单,而不是仅仅单方面谋求“搁置争议”或绕道而行。要促进日方向具有建设性的方向转化,就需全面系统布局,释放巨大能量。否则,无论日本谁上台,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基调与中日关系僵冷现状都难以根本改变。中日海上危机管控措施对防止突发冲突具有积极意义,但不足以改变日本视中国为“最大战略挑战”的国家安全战略。因此,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首先必须常态化地就钓鱼岛确属中国的事实澄清争议,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