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设计须考虑的要点有六个:
1. 书的具体内容
这本书中到底写了些什么。除了书的作者外,书的策划编辑对书的内容的理解是最深刻的,毕竟这书就是他全程负责的。作为策划编辑,你要很清楚书中内容的关键点和价值核心,一本书的关键点和价值核心是提炼这本书宣传语的基石,同时也只有搞清了这一点,其余问题才有答案。
很多书的封面完全看不出和这本书的书名(及内容)有任何关系。两者陌生的程度就像超市结账时你和排在你前面的人的关系,完全陌生,仅仅是不小心排到了一起,马上就要分道扬镳。
2. 书的精神和感觉
本书的精神和感觉是指阅读一本书时,阅读者所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活泼可爱、解放大脑、诚恳朴实、回味悠长、心潮澎湃、豁然开朗、热泪盈眶、庄严悲壮等等。书的精神和感觉对封面设计与宣传语的提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情况下,让封面设计和宣传语与书的精神和感觉保持一致就是正确的选择。但个别情况下,可以有所变化。
3. 书的宣传语
书的宣传语极其重要的。如果把给书起名和设计封面的过程比作一首歌的创作,那么,构思书名就好比作词,整个封面设计就相当于作曲,而书的宣传语则是这首歌的高潮部分。作词(书名)一定要符合这首歌(这本书)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而作曲(封面设计)一定要完美的配合作词(书名),把作词的感情通过听觉(视觉)充分烘托出来。
就像一首歌能不能被传唱开,就看歌曲中是否有一段(常常是高潮部分)旋律特别好听、流行感特强、能轻易被记住并哼唱起来。同样道理,抛开其他因素,一本书能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书名是否起得绝、宣传语够不够震撼够不够冲击力是很重要的因素。不少歌曲,其高潮部分反复唱的那句歌词就是歌名本身,这是最完美的。但放在书的情况下,有时不太适合这么干,这时,就需要让宣传语起到第二书名的作用,宣传语如果由多句话组成,其中一定要有一句顶级的,一句过目不忘的,这一句话就足以总结全书。
好的宣传语,必须一句就能撬动整本书。
有些书没有宣传语,除非这本书的作者大牌到连狗都知道(直接在封面上放上作者的照片来强调这一点),否则就只是放弃了一个最好的宣传自身、解释自身,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
4. 书是给谁看的
琢磨明白这本书的阅读人群的特点。他们较为共同的喜好和审美观。儿童和成人当然差别巨大,大人看了会完全傻掉的天线宝宝,宝宝们却相当欣赏,看得津津有味;男人和女人的审美观也有很大不同;设计犯、文艺犯、攻城狮在审美上存在交集,但也存在分歧。
封面符合阅读人群的审美习惯和期待,是把握更大的选择,不至犯大错。但同时也存在弊端,由于展示台上同类书太多,而且四平八稳的设计占绝大多数,因此同一流派的设计很难从众多同类中跳出来。要想从周围书中跳出来,必然要采用超出阅读人群期待的设计。但说到底,人们期待的是惊喜,而不是意外。所以要好好揣摩。结果无外乎两种:或者令人耳目一新,大获成功,创造并引领新的审美潮流;或者令人大跌眼镜,嗤之以鼻,秒级打入冷宫。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但跟风终将死路一条。
5. 你希望读者看到这本书时产生什么感觉
读者阅读这本书时的感觉,和你希望读者面对这本书时产生的感觉可以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专业书和技术书的内容较难,如果封面设计也忠实的反映了这点,给人造成一种里面的内容很专业很不通情理,非专业人士最好是主动远离而不是主动靠近的话,那只会增加读者面对这本书时的心理畏惧,一看封面就开始哆嗦,心理上先胆怯了,就更不容易看懂了。在这种情况下,把封面设计的人性化一些,甚至卡通幽默一些,小小地欺骗一下读者,让读者用一种多少有些轻敌的姿态开始阅读,反而会让读者从心理上首先卸下包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啃下这本原本可能搞不定的书。
6. 书被平铺于展示台上时在视觉上的地位
有的时候,你单独看一本书的封面觉得很夺目、棒棒的,但当这本书被放到展示台上,被扔到几十本上百本书当中后,看起来非但不夺目了,甚至仿佛在故意隐藏自己,成了烘托其他书的绿叶,自己则深藏功与名。而有些书的封面单独看时不显眼,但扔到展示台上后,却发现简直就是一朵奇葩,其他书仿佛就是为了衬托它的与众不同而存在的。我逛书店时,有时会猛地向某个展示台上甩一眼,看看哪本书被我最先注意到,然后琢磨琢磨它的设计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时常有些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