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不是官职名称,举人,它指的是被荐举之人。汉代选取读书人当官,是不用考试这一法子的,一般是朝廷命令各郡国守相举荐贤材,推举贤人,所以用“举人”称那些被举荐的人。到了唐宋时期,有了进士科,也就是要考试了,凡乡贡中试者,需入京应试,这些人都通通称为举人。到了明清时期,举人则是称乡试中试的人。
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唐代以各地乡贡中试者,需入京应试,故有此称。宋为乡试(贡举考试)各科中试者的统称。俗称举子。宋举人被解送礼部前,须经考试,略如后之乡试。举人在礼部应试落第者,仍须再应乡举,方可参加下科考试。
举人登科即可授官,但无“出身”,可免丁役。金、元亦如此。明清沿袭,为乡试中试者的专称,俗称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