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为哺乳类犀科的总称,共有4属5种,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结成小群,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食性因种类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犀牛种类图片大全吧!
白犀
白犀别称白犀牛、方吻犀、宽吻犀等,体高大,体长3.3~4.5米,肩高1.5~1.8米,尾长仅50~70厘米,体重达1.4~5吨,为犀科中最大种,也是仅次于象的陆生大兽。皮肤灰色。头长,无下门齿。吻大而钝,故又称“方吻犀”。鼻端有2个长角,前角长约120厘米,后角长约60厘米,雌犀的角常长于雄犀。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中部,栖息于平坦的灌木林。常2~5只成群,群中通常是母犀牛与小犀牛,成年的雄犀牛则多半是独居,会撒尿及散布粪便的方式来标识自己的领域,在争夺领域时会互相用角攻击。但比黑犀牛温和,较不具攻击性。全年都可进行繁殖,食草,喜泥水浴,视力很差,主要依靠听觉和嗅觉,奔跑时速可达40千米。
苏门答腊犀
苏门答腊犀牛别称苏门犀、双角犀、亚洲双角犀等,为体型最小的犀牛,肩高约1米,体长约2米,体重约600千克。也是唯一有丰富披毛的犀牛,幼犀毛量更为丰富。双角,无门齿,仅产于苏门答腊岛,但曾广布于印度、缅甸、东南亚至南洋群岛,中国在最后一次记录是1945年在云南思茅用火枪猎杀的。栖息于雨林和山地、苔藓丛生的沼泽、森林。利用排泄物标示自己的领地,喜爱在泥塘中打滚,可保持凉爽干燥、驱虫。晨昏等凉爽时段活动,以嫩枝、树苗和各种野果为食,野生寿命可超过30年。由于人类猎杀和栖息地的破坏,种群数量少于300头。
黑犀
黑犀别称黑犀牛、非洲双角犀、尖吻犀等,共有4个亚种,明显的特征是上唇呈三角形,且具卷绕性,在取食时能用来剥枝条上的叶子。体长3~3.7米,肩高1.2~1.8米,重约1.5吨。虽称“黑犀”,但体色其实是灰色,是由于其经常在黑泥浆中打滚而成黑色。皮厚无毛,双角,前角最长可达1.2米,无门齿,是分布最广、存世最多的一种,有2600头。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北至苏丹东北部,西至尼日利亚东北部。栖息于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以金合欢等树叶、灌丛、落地果实和杂草为食。雄犀一般独自生活,并有一定势力范围,用尿液标记领域,驱逐方式是大声喷鼻和用脚掌拍打地面。全年可繁殖,孕期约半年,人工饲养下寿命可达45年。
爪哇犀
爪哇犀是世界上最罕见的哺乳动物之一,仅存50~60头,分布于爪哇岛国家公园(数量50~60)和越南国家公园(越南亚种,数量2~7,但估计可能全为雄性)。体长2~4米,肩高1.5~1.7米,体重1.5~2吨之间。独角,门齿2对。与印度犀的区别在于后者体型更大,且皮肤更粗糙。喜欢生活在野草密布、有大片芦苇的低地雨林环境中,以树枝、嫩芽、嫩叶、果子、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清晨和傍晚是采食的主要时间。很胆小谨慎,一旦有一点异常动静就会立马逃之夭夭。视力不佳,但有敏锐的嗅觉和听觉。几乎从不主动攻击人,除非是近距离受到惊吓或正在抚养幼崽,活动范围一般在20平方英里之间。
印度犀
印度犀别称独角犀、大独角犀等,分布于尼泊尔和印度东北部,喜欢栖息在高草地、芦苇地和沼泽草原地区,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觅食草、芦苇和细树枝等。身上有明显的皮褶,皮上还有许多圆钉头似的小鼓包,好像披着一层厚厚的铠甲,但皮褶之间的皮肤却很细嫩,容易受到蚊虫叮咬,因而几乎每天都进行泥浴,清除并防止蚊虫叮咬。体长2.1~4.2米,尾长60~75厘米,肩高1.1~2米,体重2~4吨。雌犀3~4岁成熟,雄犀7~9岁成熟。每产1仔,2月底至4月底出生,孕期约17个月。新生幼犀体长1~1.2米,肩高约60厘米,体重约65千克,幼犀每天可增重2~3千克,约两岁断乳,寿命可达50年。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