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头蔗叶栽培竹荪技术 甘蔗种植技术

三农助农2023-05-31 17:02:39佚名

蔗头蔗叶栽培竹荪技术 甘蔗种植技术

甘蔗除生产蔗糖的下脚料蔗渣、滤泥外,还有大量的蔗头、蔗叶可以利用。为此,笔者在仙游县溪尾村等进行了多点蔗头蔗叶栽培竹荪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平均单产干品达200克/平米以上,且可缩短栽培期。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蔗田外畦式栽培

用蔗叶扩繁菌种蔗叶处理:用占蔗头重量10%的干蔗叶,浸水l天后捞起沥干,切成15-20厘米长,作为扩繁培养竹荪菌种的主料。辅料配方:尿素04%,磷酸二氢钾0.12%,硫酸镁0.05%,棚沙0.02%,轻质碳酸钙2%。具体做法:把处理好的蔗叶和辅料混匀,供试菌种为长裙D720,每10公斤蔗叶用8瓶菌种,于3、4月间在避光处分层播种,辅料厚20厘米,上盖薄膜保湿保温,培养7-10天整个蔗叶基料可长满菌丝。发好菌的l平力米蔗叶基料可扩大4平方米的栽培面积.菌种比常规栽培节省一半,按带有竹荪菌丝体的培养料来计算,等于扩大菌种10倍。

蔗头的收集与处理。把不留宿根挖出的蔗头敲打去土.晒干备用。当扩繁菌种的菌丝长满蔗叶培养料后,把备好的蔗头浸水2天捞起沥干,加入上述辅料混匀,即呵铺床播种。,

铺料与播种方法。于3-4月间,先在地上部铺5厘米厚的肥土,再按每亩用3公斤峡喃丹撒施,与土拌匀(防治白蚁和蚯蚓),然后整成连沟宽80-90厘米的畦,畦中心部分宽约50厘米用来铺料。料用量按15公斤/米2计算,采用层播菌种的方法,先在底层铺5厘米厚经处理过的蔗头,并要压实在免架桥与空洞,再铺10厘米厚的蔗头,压实,铺约2厘米厚的发菌蔗叶,加盖一薄层碎散的蔗头、蔗根等,表面盖6厘米厚腐殖土,最后把沟底挖深约30厘米,将土填在培养养料的两边(宽约10厘米),畦面覆盖草和薄膜保湿、保湿。在阳光强时,搭盖三分阳、七分阴的萌棚,进行科学管理。

二、蔗田畦沟内栽培

蔗田畦沟铺料栽培。于4、5月间,按上述蔗叶扩繁菌种的配方和做法,先在避光处上料播种,待菌丝长满基料后,于6月中下旬甘庶大培土后,在蔗田沟底先垫一层腐殖土,然后把已长满菌丝的基料成块移入畦沟腐殖土上,昼减少破碎,上面覆盖约6厘米厚的腐殖土,土粒大小以直径2厘米左右为宜,最后加盖草帘保湿。

蔗田畦沟菌棒栽培。把去土、晒干的蔗头经适当粉碎,按上述蔗叶扩繁菌种的配方,再加0.1%多菌灵处理,料水比1:1.3,用40×17厘米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袋装料,不要挤压过紧,采用两端接种法,用线适当扎紧置发菌室培养。菌丝长满袋时,甘蔗大培土正好结束,要及时将脱去袋的菌棒排入畦沟。具体做法:先在沟底垫约5厘米厚腐殖土,把脱袋的菌棒横排丁沟中,菌棒间距约10厘米,上面盖腐殖土和草帘保湿。

三、管理与采收

播种后的管理。播种覆土后7-10天,菌丝即可布满土层爬上土面。此时要揭去薄膜,温度调至20-25℃,并防直射阳光,连续喷2次营养液(不加尿素).每次间隔5天,可促使菌丝扭结现蕾。揭膜后通气良好,要保持土壤和基料的含水量在70%左右。晴天要进行人工淋水,淋透整个上层,防止表湿里干。雨天要注意排水,特别要防止高温、高湿导致菌丝霉烂。

出蕾后的管理。菌蕾出现后,重点是水分管理,基料和土壤的含水量应保持在70-75%,空气相对湿度达85%。除向土面喷水外,还要向棚壁喷水或灌水湿润蔗畦,以提高空气湿度。还要注意通气,保持潮湿、空气清新的环境。菌蛋生长发育期,温度应掌握l8-28℃,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晴天每天淋水2-3次,阴天每天至少淋水1次,还要有一定的散射光,以促进菌蛋迅速长大,保证子实体正常突破菌蛋伸展开裙。

四、适时采收。当子实体放裙后要及时采收,以免脱裙降低产量,影响品质,采收时一手扶住菌柄,另一手用剪刀从基部切断连结的菌索,然后慢慢提起,先去掉菌盖,再去掉菌托,将子实体挂在铁丝上晒干或烘干。采收时切勿用手扯扭,以免影响下潮出荪,并要注意防止菌柄和菌裙被土沾污,保持菌裙完整,否则会降低商品价值。加工后的成品含水量在20%以下,及时用食品塑料袋按成品等级分类包装,每袋10朵,密封袋口后收藏保管,保持色泽洁白。

采收后,无论是在蔗田外或蔗田内栽培,都要做好宿根管理,在蔗田内栽培,第二年可与甘蔗进行同步宿根。于5月起可继续采收至11月。

本文标签: 竹荪  标签  简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