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症状、传播途径与防治技术

三农助农2023-05-21 11:18:36佚名

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症状、传播途径与防治技术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下面我们介绍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症状、传播途径与防治技术,供朋友们参考。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症状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

玉米丝黑穗病属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在苗期可表现各种症状:个头矮、叶子密、下边粗、上边细、叶子暗、颜色绿、身子还是带弯的。

玉米成株期病穗上的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黑穗和变态畸形穗。

二、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播途径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孢堆黑粉,该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则混入粪肥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土壤带菌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来源,种子带菌则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2~3年。幼苗期侵入是系统侵染病害。

玉米播后发芽时,越冬的厚垣孢子也开始发芽,从玉米的白尖期至4叶期都可侵入,并到达生长点,随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进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产生大量冬孢子越冬。

三、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条件

1、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是导致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的因素之一。另外,病原菌可能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导致原来抗病的品种丧失抗性。

2、长期连作致使土壤含菌量迅速增加。据报道,如果以病株率来反映菌量,那么土壤中含菌量每年可大约增长l0倍。

3、使用未腐熟的厩肥。据试验,施猪粪的田块发病率为0.1%,而沟施带菌牛粪的田块发病率高达17.4%~23%,铺施牛粪的田块发病率为10.6%~11.1%。

4、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都会使土壤中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

四、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性措施。一般双亲抗病,杂种一代也抗病,双亲感病,杂种一代也感病。所以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应选择优良抗病自交系作亲本,以获得抗病的后代。抗病的杂交种有丹玉13、掖单14、豫玉28等。

2、播前种子处理

用药剂处理种子是综合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方法有拌种浸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是种子、土壤、粪肥带菌。玉米在苗期(有人说五叶期以前),土中的病菌都能从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效果才比较好。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较好,大面积防效可稳定在60%~70%。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下几种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①用有效成分占种子重量0.2%~0.3%的粉锈宁和羟锈宁拌种,是较为有效的方法。20%萎锈灵1千克,加水5千克,拌玉米种75千克,闷4小时效果也很好。

②速保利按40~80克有效成分与100千克种子拌种。

③用0.3%的氧环宁缓释剂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

④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7%用量拌种,或甲基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0.7%用量拌种。

⑤用50%矮壮素液剂加水200倍,浸种12h(小时),或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种。

⑥选用包衣种子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拨除病株

玉米丝黑穗病主要为害雌、雄穗,但苗期已表现病状,切随着叶龄的增加,特征愈明显,确诊率愈高。可结合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等予以拨除病苗、可疑苗,拨节至抽穗期病菌黑粉末散落前拨除病株,抽雄后继续拨除,彻底扫残。拨除的病株要深埋、烧毁,不要在田间随意丢放。

4、加强耕作栽培措施

①合理轮作:与高粱、谷子、大豆、甘薯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②调整播期以及提高播种质量:播期适宜并且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薄适宜。

③拔除病株:苗期和生长期症状明显时或生长后期病穗未开裂散出黑粉(冬孢子)之前,及时割除发病株并携出田外深埋。

④施用净肥减少菌量:禁止用带病秸秆等喂牲畜和作积肥。肥料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减少土壤病菌来源。 另外,清洁田园,处理田间病株残体,同时秋季进行深翻土地,减少病菌来源,从而减轻病害发生。

·选用抗病杂交种如丹玉2号、丹玉6号、丹玉13号、中单2号、吉单101、吉单131、四单12号、辽单2号、锦单6号、本育9号、掖单11号、掖单13号、酒单4号、陕单9号、京早10号、中玉5号、津夏7号、冀单29、冀单30、长早7号、本玉12号、辽单22号、龙源101、海玉8号、海玉9号、西农11号、张单251、农大3315等。

·实行3年以上轮作f、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适当迟播,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及时拔除新病田病株,减少土壤带菌。

·药剂防治用根保种衣剂包衣玉米播前按药种1:40进行种子包衣或用10%烯唑醇乳油20克湿拌玉米种100千克,堆闷24小时,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防效优于三唑酮。也可用种子重量0.3%~0.4%的三唑酮乳油拌种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7%拌种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采用此法需先喷清水把种子湿润,然后与药粉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此外,还可用0.7%的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早期拔除病株在病穗白膜末破裂前拔除病株,特别对抽雄迟的植株注意检查,连续拔几次,并把病株携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对苗期表现症状的品种或杂交种,更应结合间苗完苗拔除。拔除病苗应做到坚持把三关即苗期剔除病苗,怪苗,可疑苗。拔节、抽雄前拔除病苗。抽雄后继续拔除,彻底扫残,并对病株进行认真处理。

·加强检疫,各地应自已制种,外地调种时,应做好产地调查,防止由病区传入带菌种子。

本文标签: 黑穗病  症状  玉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