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宋代文人辛弃疾,“稼轩”是辛弃疾的号。辛弃疾生前即有多种词集流传。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稼轩词》四卷,又云信州本十二卷。后世刻辛词者率皆出此二系统。四卷本分为甲乙丙丁四集,前三集由陶湘《续刊景宋金元本词》刊出。
历史背景:
1939年张元济得汲古阁精抄本丁集,遂与前三集合刻,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共收词四百三十九首。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有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刊本,中华书局尝影印行世。清末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即复刻此本。今人邓广铭取诸本相校,并广为补辑,详加笺释,成《稼轩词编年笺注》,允称集大成之作。
词作特色:
辛弃疾词体大辞宏,题材广泛,深刻反映所处的时代风貌,抒发了词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和浩然正气,洋溢着抗金北伐,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壮志豪情,同时,感时伤世,流露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失望与悲愤。在辛词中还有不少描写壮美山河和农村田园风光的作品,无论是写景记游,还是说理言情,都不乏佳作。
辛词自成体势,形成以豪放为主导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辛弃疾善于熔铸诗辞歌赋、经史百家的语言入词,并且如同己出。还吸收民间的口语,不仅增强了生动性和通俗性,而且赋予新鲜活泼的生活气息。辛词还多采用比兴手法,冲破音律束缚,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但随之也有略嫌直露的缺陷,而其用典过多的作品含意往往失之隐晦,语言艰涩,缺乏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