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教无类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西周前期,因战事频繁,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
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到了东周时期,孔子积极推广私学,他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