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 壮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论文

星座解梦2023-04-16 00:13:59未知

壮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 壮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论文

文章目录:

1、壮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

2、探索川菜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3、壮族舞蹈文化及传承与发展

4、浅述厦门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苗族文化:苗族医药起源及发展

6、猜你喜欢:

1、壮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

医药对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医学的发展,人类的寿命可能很低,还会不断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因此,没有医药的话,就没有现在的生活。

那么,在壮族文化中,壮族医药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伟大的医学家和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考古资料业已证实,壮族先民自远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岭南特别是广西地区。1956年在来宾县麒麟山盖头洞发现的“麒麟山人”化石,1985年在柳江县通天岩发现的“柳江人”化石,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年左右的人类化石。以“柳江人”的体质特征来说,其面部低矮,塌鼻梁,颧骨较高,下巴较突,两眼深凹,是形成中的南方蒙古人种的特征。

与今天壮族人的体质特征相似。近年来在桂林市郊甑皮岩洞穴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人体骨骼,经鉴定,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其体质形态继承了“柳江人”的特征,同属于南方蒙古人种。可见这些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衔接的,显示了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现证明这些原始人类灭绝或全部搬走的迹象。这就表明今天的壮族是由“柳江人”一个时期的人类,一代一代孳繁下来而逐渐形成的。

壮族作为祖国南疆一个人口众多的土着民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最先培植棉花的民族之一,高山畜牧业也较为发达。与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是,壮医药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从柳州、桂林、南宁等处发掘的旧石器时代和薪石器时代的遗物中,壮族先民们所使用的工具先后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骨器、骨针以及陶器等,并有捕获生物及用火的遗迹。

这些原始工具中,就有可供医疗用的砭石、陶针、骨针。原始时代穴居野处,由能取火进而制作陶器,渔猎熟食,有利于人体各器官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并减少了胃肠病的发生。在生产活动中,由采集食物进而识别百药,并制造了简单的医疗工具。随着壮族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壮医药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有所发展。

壮医药膳是在壮医药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美味食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壮医在全面分析患者的症状、病因、体质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季节合理运用药膳进行食疗。食补的原则为春升、夏清淡、秋平、冬滋阴。壮医药膳的烹调特别讲究保持食物和药材的原汁原味,使食物与药材的性味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治疗、保健作用。烹调方法有蒸、煮、炖、炒、煲汤等,制作药膳时,还加入一定和调料,增加药膳的色、香、味,提高食欲。

壮族药膳中,蚯蚓、蚂蚁、蜈蚣等虫类,蛇,鸡,猫,老鼠是传统的美食,经烹调加工成药膳食用,如油炸蚕蛹、清补凉炖老鼠等。瓜果是常用的原料,制作出各种民族特色的瓜果药膳,如山楂糕、菠萝盅、石榴汁。此外,壮族人民对米饭的作法也多种多样,竹筒饭、生菜包饭、五色糯米饭享誉海内外,并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壮族人民在传统药膳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药膳,品种不断增加,如药膳罐头、保健饮料、药膳糖果、药膳点心、药酒等,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来客的欢迎。壮医药膳将为人们的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作出更大的贡献。

您可能也喜欢:

苗族历法的来历及应用

不一样的剪纸:苗族剪纸

土家族民间的一种传统技艺:哭嫁

土家人的传统节日:牛毛大王节

2、探索川菜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由于地区的发展,中国形成各大菜系,每个地区的人们因为生活环境口味也各不相同,偏西南喜欢吃辣,偏闽南喜欢清淡食物,而北方则偏向面食,那么你想知道川菜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吗?那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川菜文化吧!

川菜作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享誉中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与文明史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川菜发源于我国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春秋至两严明的雏形期,隋唐到五代的较大发展,两宁出川传至各地,至清末民国初年形成菜系四个阶段。

其后,从辛亥革命到抗战,中国烹饪各派交融,给川菜烹饪以深刻影响,使之更加丰富。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烹饪事业,厨师地位提高,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川菜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探索川菜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有三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境内江河纵横,四季常青,烹饪原料多而且广。即有山区的山珍野味,又有江河的鱼虾蟹鳖;既有肥嫩味美的各类禽畜,又有四季不断的各种新鲜蔬菜和笋菌;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酿造调味品和种植调味品,如自贡井盐、内江白糖、阆中保宁醋、德阳酱油、郫县豆瓣、茂汶花椒、永川豆豉、涪陵榨菜、叙府芽菜、南充冬菜、新繁泡菜、成都地区的辣椒等,都为各式川菜的烹饪及其变化无穷的调味,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此外,四川所产的与烹饪、筵宴有关的许多酒和茶,其品种质量之优异,也是闻名中外的,如宜宾的五粮液、泸州的老窖特曲、绵竹的剑南春、成都的全兴大曲、古蔺的朗酒、以及重庆的沱茶等,它们对川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是受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据史学家考证,古代巴蜀人早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俗。贵族豪门嫁娶良辰、待客会友,无不大摆“橱膳”、“野宴”、“猎宴”“船宴”、“游宴”等名目繁多、肴馔绮错的筵宴。

到了清代,民间婚丧寿庆,也普遍筹办“家宴”、“田席”、“上马宴”、“下马宴”等等。讲究饮食的传统和川菜烹饪的发展与普及,造就了一大批精于烹饪的专门人才,使川菜烹饪技艺世代相传,长盛不衰。

三、广泛吸收融会各家之长。川菜的发展,不公依靠其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习俗,而且还得益于广泛吸收外来经验。它无论对宫廷、官府、民族、民间菜肴,还是对教派寺庙的菜肴,都有一概吸收消化,取其精华,充实自己。秦灭巴蜀,“辄徙”入川的显贵富豪,带进了中原的饮食习俗。其后历朝治蜀的外地人,也都把他们的饮食习尚与名馔佳肴带入四川。

特别是在清朝,外籍入川的人更多,以湖广为首,陕西、河南、山东、云南、贵州、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也都有入籍的。这些自外地入川的人,既带进了他们原有的饮食习惯,同时又逐渐被四川的传统饮食习俗所同化。在这种情况下,川菜加速吸收各地之长,实行“南菜川味”、“北菜川烹”,继承发扬传统,不断改进提高,形成风味独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四川菜系。

可能你也喜欢:

中国人吃辣椒的历史有多少年?

气血不足应该如何调理?

国宴上的淮扬菜之“软兜长鱼”

舌尖上的美食之佛跳墙的传说

3、壮族舞蹈文化及传承与发展

以前的壮族人以狩猎为生,因此壮族的舞蹈和狩猎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很多舞蹈动作都是源自于狩猎活动,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巫师酬神。

那么,在壮族文化中,壮族舞蹈文化及传承与发展是什么样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花山壁画中壮族舞蹈的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名史家黄现璠认为:“秦汉时期,壮族先民的音乐舞蹈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汉代墓葬出土的实物有铜鼓、铜钟、羊角钮钟,木腔皮鼓、瑟、笛等。

壮族民间其它舞蹈,多模仿劳动动作。据统计,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舞蹈多达几十种。着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等。

壮族扁担舞,又称壮族打扁担,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马山、东兰、南丹等县。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前的晒谷场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均取双数,多是妇女。出场表演时,舞者手持扁担,相向而立,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大家口喊呼,于是上下左右相互打击,边打边唱边舞,模拟农事活动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错落有致,动作优美自然,整个舞蹈优美清新。1955年,此舞被选参加全国群众业余歌舞观摩大会表演,获优秀奖。扁担舞,至今仍为壮族人民喜爱,表演娱乐。

壮族捞虾舞流行于广西德保县一带。它形象地描绘了壮族女青年在明媚的春光下,到小河去捞虾,遇上几个男青年在河边钓鱼的情景。表演的动作是捞、扒;演出的方式是:两个男青年手拿钓鱼竿,背着鱼篓,在河边钓鱼。不多时,来了四个女青年,她们手拿捞绞,腰系鱼篮,下河捞鱼虾。男的向女的打招呼,唱山歌;女的亦唱山歌回答。在男女一问一答的嘹亮的歌声中,男女双方翩翩起舞,队形变化三次,对唱三次,场面悠然热烈。唱的歌,其词多是谈情说爱,喜获鱼虾丰收。此舞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翡翠鸟舞流传于柳州武宣壮族居住区。道具用竹蔑制成鸟形,外糊绿绸缝以绿绒线作羽毛。当地人喜爱翡翠鸟毛色碧绿,啼声清脆,性情温和,视其为吉祥的象征。春节期间,一男子扮裴翠鸟,另一人扮老者,率鸟沿问到各家拜年演出祝福。表演时舞者进道具内,两手分执或勾住鸟头、眼、嘴、翅膀操纵杆,鸟头转动,眼张合,嘴作响,表现飞翔、觅食、饮水、洗澡、磕睡等亲切、动人的动态。舞毕从道具上拔一根“羽毛”送主人,祝愿主家人丁兴旺。主人酬以酒肉、红包。表演的技法与傣族孔雀舞近似,各类鸟形道具的舞蹈融入了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您可能也喜欢:

传统民居:苗族吊脚楼

旧文化的变革与新文化的融合:满族服饰

八角鼓,满族的戏曲艺术形式

凝结人民情怀和智慧的满族剪纸

4、浅述厦门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方言,方言是当地文化的组成重要部分。在厦门文化中,厦门话也就是闽南语,是当地文化的代表之一。闽南语文化博大精深,在《南京条约》签订时,厦门被迫成为通商口岸,促使厦门话的产生。那么,厦门方言后来发展如何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

厦门话(厦门腔闽南语),闽南语的代表音,属于闽南语当中的闽台片(泉漳片),与台湾话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但在口语方面,虽与台湾话同为漳泉腔,在音韵上也有着极高度的对应,但由于分化时间的早晚以及历史背景的不同,仍有着细部的差异,特别是在词汇方面较为明显。

厦门语电影,简称厦语片,是1949年后,从福建省闽南地区厦门、泉州移居英属香港的戏曲人员,利用粤语片设备来拍制的母语电影,其中以古装戏为多。

第一部输入台湾的厦语片,是1949年的《雪梅思君》,系由钱胡莲主演的古装戏。1952年以后,厦语片的生产渐多,题材多翻版自粤语戏曲片或改编目民间故事,编导也多是粤语片班底,其间还有少数是直接将粤语片更改配音而制成厦语片。

形成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定,厦门被迫开埠成为通商口岸,厦门岛和鼓浪屿迅速发展,吸引泉州、漳州等各地闽南人口流入,口音融合,促使了现代厦门话的形成。厦门话,闽南语的代表音,属于闽南语当中的闽台片,与台湾话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闽南语传入广东、东南亚及海外者称为福建话。

通行范围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台湾地区、广东海陆丰地区共有3千8百多万人说闽南话。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闽南籍华侨、华裔也有说闽南话的,虽然各地的闽南话有一些腔调差异,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话无阻。

发展

历史上,闽南话随着闽南人在海外的创业和拼搏在一些侨居地扎根并传播开来。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很早就形成了闽南人的聚居地。在那里,闽南话成了通行语言。因此,西方人在马六甲先遇上了语言沟通的障碍,有人就想利用西方的表音文字来为闽南话注音。

1815年美国传教士马礼逊博士在马六甲英华学院完成编写《罗马化会话手册》,这就是白话字的最初方案。但白话字的成熟却是在厦门鼓浪屿,当时有位名叫打马字的牧师为厦门白话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善于借助厦门的文化人参与到白话字的规范制定工作。

大约在1850年,打马字发现厦门局口街一位杨老先生对闽南民间语言掌握很熟练,懂得许多闽南方言词汇,就请他参与白话字字典的编辑工作。当时那些地痞流氓听说了这件事情,以为杨老先生发了大财,对他进行勒索。打马字牧师听说了这件事,就通过外交途径要求中国官府制裁恶霸。这一事件被记录在《中美往来照会集》中。

由此可以看出白话字的产生是闽南人和西方人智慧的共同结晶。从此白话字在厦门市民中广泛传播,何先生还向我们展示了清朝末年鼓浪屿的女学生们学习写白话字的照片。可见,当时推广白话字就注重面向年轻人。

猜你可能也喜欢:

你知道天津为什么叫天津卫吗?

逐渐消失的常州小热昏文化

人间世外桃源:南山竹海

到漳州必去景点:东山岛

5、苗族文化:苗族医药起源及发展

苗族的医药起源于数千年前,有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是苗族人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的医疗经验,具有浓厚的苗族文化特色。

那么,苗族医药是如何起源及发展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苗族医药的起源很早。苗族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而苗族医药见诸史籍的时间也很早。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营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苗父”者谁?有的学者认为:“刘向《说苑》说上古有人名苗父,……这个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师(巫医),巫师治病主要是祈祷禁咒术,但也逐渐用些酒、草等药物”。

有的学者认为,汉族文献所记的苗父,就是苗族传说中的“药王爷”。湘黔交界的苗族人民说,药王爷是一个周身透明、状如玻璃、有翼能飞的神人,他不畏艰难险阻,披星戴月为人民“岔税岔嘎”(东部苗语即“寻找药方”),这个传说流传很广,苗族东西部地区均有“一个药王,身在八方;三千苗药,八百单方”的歌谣。

至今黔西南州安龙、贞丰、晴隆等地的苗医,还非常崇敬“药王”,在行医过程中治好病,就要以杀鸡祭祖的方式来敬祭“药王”。这个传说同《淮南子》记载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非常类似,《山海经》云:“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其中“有翼”和“有翅”、“透明”的传说,均是神话时代苗族先民的特征,这说明苗族医药是起源于上古神话时代的。

由于苗族本身无本民族文字和史实的记载,故其医药的起源难于考证,但从众多的其他文献和传说、古歌中,仍可窥知其具体情况,其特点一是起源较早,历史悠久;二是起源于苗族人民生产和生活实践。苗族由于生活于药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较早地了解和掌握了植物的知识和药用价值。至今在苗族地区,几乎每人都能认识掌握几种甚至几十种药物治疗方法,有些地方家家户户门庭院落房前房后皆种植一些常用药物。

形成人们应用草药极为普遍的特点,具有“百草皆药,人人会医”之称,史载楚国巫师经常用苗药作巫具,《楚辞》中有不少记有被称为“苗药’、的“菖蒲”和“泽兰”,长沙马王堆一、二号汉墓把“泽兰”作为殉葬品,说明了苗药的历史悠久和广泛应用。苗族“古歌”中关于远古发现药物的故事也很多,如黔东南一首叫《垫哈》的古歌,说的是哈哥小时不幸被虎背去,十年未返,后被父母找回时,野性不改,声音嘶哑不能说话,一次他跑出去到河边吃了很多浮萍,哈哥不但能说话了,还改掉了野性,苗家因此积累了浮萍能治嘶哑病的经验。

虽然苗族生活在植被繁茂、药物丰富的地区,但苗族早期迁徙频繁,所到之处大多是人迹罕至的荒僻山区和瘴疠之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但这种环境反而锻炼了苗族生存斗争的能力。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如果没有起源较早的医药活动,绝对不能保证民族得到生存和繁衍。苗族的许多有名的治疗方法和用药经验,就是来源于这种生存斗争。如苗医着名的糖药针疗法,是一种独特的外治疗法,此法广泛流传于贵州西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贵州关岭镇宁、紫云等地的苗医,用此法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

糖药针疗法溯源于古老的弓弩上应用的弩药,从弩药的成份上看,主要是古代苗人将“见血封喉”的剧毒药汁敷涂于弩箭尖上,以猎取虎豹等凶猛动物,《宋史·蛮夷列传》载,蛮夷人(主要指苗瑶民族)“其保聚山险者,虽有畲田,收谷粟甚少,但以药箭射生,取鸟兽尽,即徙他处。善为药箭,中者大叫,信宿死,得药解之即。”至今苗族仍有狩猎习惯,古代苗族应用弩药是可以肯定的,但其他民族也有弩药,而苗族都能将它应用在治病上,可谓是一创造。

苗族在应用弩药的漫长过程中,配制者为适应治病的需要,有意减去了其中的剧毒成份,加入蜂糖等降低药物毒性的成份,用特制的排针或三棱针沾药汁刺于患处,其操作简便,治疗迅速,副作用小,糖药针是苗医独特的外治法,是起源于苗族古代狩猎活动而发明的弩药,这正是苗族医药起源于古代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有力佐证。

您可能也喜欢:

壮族文化:蚂拐节的习俗

彝族年,彝族的传统节日

内容丰富的彝族风俗与文化

烟盒舞的历史溯源及鲜明特色

6、猜你喜欢:

本文标签: 发展  壮族  形成  医药  论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