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有序流动
完善预算制度是我国企业经营活动和生产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对企业进行审计、考核、监督、控制等功能。预算制度的完善是整个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能够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又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等最基本的依据。为了改变当前企业的预算管理现状,必须完善并建立一套预算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实现企业的资金高效运营。企业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要求预算执行部门的考核完成情况和绩效挂钩。
(二)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
对企业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并把子公司和母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使整个集团的资金集中到母公司,有利于母公司统一管理、调度和使用,减少了资金占用并提高了资金使用率。对企业经营提供有力保证。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增强资金流动性,有效利用资金的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企业经营者可以掌握企业总体的资金运作,突出重点使资金进入快速循环与良性循环。最后,有效降低了贷款规模,使财务费用得以节约,提高了公司在银行的信用。
(三)加强事中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资金的使用环节进行有效的事中控制,是避免资金盲目无效使用的重要措施。针对企业流动资金现状,应着重注意下述几个方面:
1、优化流动资金结构,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企业的流动资金包括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以及结算资金等多种形态,应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数量,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运用现代管理技术预测企业的销售状况,“以销定产”来合理安排生产,组织采购确定各种资金的最优结构,并采用先进合理的计算方法确定资金的合理需要量;企业管理部门应对资金的实际使用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并与最优资金结构是否相符。
2、完善并制定现有信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现阶段企业面临两大资金问题,一方面是资金的紧缺,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债权,应收账款数额较大。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特点和所占领的市场情况,参考自身的产品质量、品种等方面确定科学的信用标准,同时,还应该制定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及期限等内容的信用标准。严格企业收账责任制,加快现金回流,减少和控制坏账的比例,尽可能利用商业信用,合理利用客户的资金加速资金的周转。
(四)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推行内部审计制度
1、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建立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相结合的电算化管理。财务管理是一项需要全盘考虑统一目标协调一致的工作。需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与衔接,通过高效的电算化管理,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并深入分析,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
债务问题和资金问题的流向都应该由公司的财务功能做出明确的统计。统计完成之后,再由董事会或者是股东大会来进行商议如何进行处理。涉及到债务问题公司应该按照双方所进行的规定按时进行偿还,否则对方可以申请强制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