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邀请函引发的“印度改名”争议:政府尚未回应,反对者认为“因小失大”

社会热点2023-09-08 18:26:57佚名

一封邀请函引发的“印度改名”争议:政府尚未回应,反对者认为“因小失大”

印度总统德劳帕迪·穆尔穆9月5日在一封二十国集团峰会(G20)的英文版晚宴邀请函中以“婆罗多总统(Bharat,又译巴拉特)”,而不是传统的“印度总统”自称,这引起了外界强烈讨论,也由此引发了“印度将更改国名”的猜测。同日,印度总理莫迪所在的政党印度人民党(BJP)高级发言人也在社交平台发文,用英文称呼莫迪为“婆罗多总理”。


印度总统在G20峰会宴邀请函中自称“婆罗多总统”

有消息称,印度政府宣布本月晚些时候将召开为期5天的议会特别会议,但没有透露任何议程。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会议期间可能会讨论并通过国名更改的决议。不过截至目前,印度政府尚未对此作出任何公开评论。

“印度”还是“婆罗多”?

社交媒体上的狂欢

印度总统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他们不会就此事发表评论。从社交平台发言来看,印度总理莫迪也尚未对相关消息作出任何解释或评论。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自9月5日以来,莫迪的X(即推特)账号发布了超过二十条推文,但均未提及“印度改名”的相关问题。不过在其社交平台的评论区,有网友评论“Bharat”,但未得到回应。

据了解,早在2015年,印度人民党领导的联合政府便向最高法院表明,该国没有必要改国名。而据印媒2020年报道,印度最高法院驳回了一项关于更改印度国名的申请。印度最高法院法官认为,印度宪法已明文指出“印度”就是“婆罗多”,不清楚申请人为何还要改国名。


印度总统德劳帕迪·穆尔穆(左)和总理莫迪

在英文中,这个南亚国家被称为“India”(即印度)。按照惯例,印度官方机构或部门发出的英文邀请函中,也一般以“India”自称。而在使用印地语的文本时,才以“Bharat”自称。在印度宪法的英文版中,开头为“我们,印度人民”(We, the people of India),首章第一部分也陈述称“印度,即婆罗多”(India, that is Bharat)。而在印地语版的宪法中,则以“婆罗多”取代了“印度”,印度宪法的首章则陈述称“婆罗多,即印度”(Bharat, that is India)。有媒体指出,一直以来“印度”和“婆罗多”都可以代指这个国家,但现在这两个词仿佛都带上了政治色彩。

据悉,莫迪及其所在的政党一直致力于通过更改印度城镇中“殖民时期的名字”,以此帮助印度摆脱殖民时期的影响。据了解,一些支持改名为“婆罗多”的人认为,“印度”一词是英国殖民者给该国起的名字。但有历史学家指出,事实上“印度”一名源于“印度河”(Indus River,梵语中为Sindhu),这一名称起源于英国殖民印度前的几个世纪。而“婆罗多”一名则更为古老,甚至还出现在了两千年前的古印度经文中。据悉,这一词指代的区域边界模糊,其所指范围超过了如今印度所在范围,甚至一度可以延展到如今的印度尼西亚。

反对党提质疑:

“印度”有着无可估量的品牌价值

印度反对党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议员萨什·塔诺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从宪法角度看,“印度”和“婆罗多”都是这个国家的官方名字。我希望政府不要蠢到换掉“印度”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有着无可估量的品牌价值。“我们应该继续用这个在全球范围都得到认可的名字。”


2015年,印度人民党领导的联合政府认为没必要改国名

多伦多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副教授乔·夏尔马称,自己担心改名可能“因小失大”(即为了短期的政治意识利益,实际上放弃了大量的东西)。专家们认为,鉴于“印度”一名具有全球性和经济意义,建议当局做任何决定之前,都应该深思熟虑。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反对党草根国大党领导人马马塔·班纳吉也称,我们一直都知道“婆罗多”,这是什么新闻吗?“但是在世界范围来看,人们都更熟悉‘印度’这个名字,究竟为什么要改名字?”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账号“南亚指数”(South Asia Index)的消息称:“根据当地媒体报道,如果印度在联合国层面不再使用‘印度’这一国名,巴基斯坦可能会提出使用‘印度’这一名称的主张。”环球网援引的报道称,巴基斯坦国内的部分民族主义者认为,“印度”这一名称与涵盖现代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的印度河流域有关。

据悉,全球范围内有多个国家都曾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改名。2016年,因为名字太长,再加之想与邻国斯洛伐克区分开,捷克共和国(Czech Republic)更名为Czechia。此外,土耳其(Turkey)也在去年将国名的外国名从“Turkey”改为“Türkiye”,土当局认为后者更能体现该国的文化底蕴。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编辑郭庄 责任编辑 魏孔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