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媒体称乌军官炸了“北溪”管道,泽连斯基不知情,马斯克评论:有趣

社会热点2023-11-29 01:56:31未知

美德媒体称乌军官炸了“北溪”管道,泽连斯基不知情,马斯克评论:有趣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郑可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德国《明镜》周刊11日发表联合调查报道,称一名乌克兰军官“协调”参与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据该报道,这个名为罗曼·切尔文斯基的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上校在此次行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但并非行动的策划人,而是“奉命行事”,其上司直接听命于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报道同时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被排除在该行动计划之外,对此并不知情;美国提前得知该计划,但曾要求乌方停止实施行动。这一报道引发广泛关注,也遭到不少质疑。俄罗斯学者认为,切尔文斯基只是个替罪羊,乌克兰不具备实施这次行动的能力,真正的幕后黑手是美国。美国企业家、亿万富翁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用一个词评论该报道:有趣。

昔日特工已沦为阶下囚

2022年9月26日,铺设在波罗的海海底、从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出现多处泄漏点。事发海域的瑞典和芬兰政府初步调查认为,管道是被蓄意炸毁的,但没有说明谁应对此负责。之后,瑞典、芬兰和德国分别宣布对此事进行调查,但一直未公布关键结果。


切尔文斯基目前被关押在基辅监狱

《华盛顿邮报》和《明镜》周刊称,据乌克兰和欧洲多国官员以及了解该事件详情的人士透露,切尔文斯基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他曾在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服役,主要负责被占领地区的抵抗活动;他还在乌克兰军事情报机构和国家安全局担任高级职务,且在专业和个人方面与主要军事和安全领导人关系密切,非常适合帮助执行这项旨在掩盖乌克兰责任的秘密任务。报道称,这名48岁的上校是“北溪”行动的“协调员”,负责管理后勤和支持一个6人小组,该小组使用虚假身份租用了一艘帆船,并使用深海潜水设备在天然气管道上放置了炸药。

“切尔文斯基并非单独行动,也不是这次行动的策划人”,《华盛顿邮报》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切尔文斯基向乌克兰少将维克多·哈努什查克汇报,后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军官,直接向扎卢日内报告。因为该事件敏感,所有人士均以匿名方式参与讨论。

据报道,切尔文斯基目前被关押在基辅监狱,罪名是他在2022年7月试图引诱一名俄罗斯飞行员叛逃到乌克兰时滥用职权。乌克兰政府称,切尔文斯基未经许可就采取了这次行动,且此次行动泄露了乌克兰机场的坐标,引发俄罗斯火箭弹袭击,造成一名士兵死亡,另有17人受伤。但切尔文斯基表示,他对俄罗斯的袭击不负有责任,且在实施行动时是按照命令行事,这次行动得到了扎卢日内的批准。他称,自己被逮捕和起诉是因为遭到报复,他曾公开表示,他怀疑泽连斯基最亲密的顾问之一、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为俄罗斯从事间谍活动。

关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切尔文斯基通过他的律师否认与之有任何关系。他在给《华盛顿邮报》和《明镜》周刊的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所有关于我参与北溪袭击事件的猜测都是俄罗斯的宣传,没有任何根据。”报道称,乌克兰政府发言人没有回应有关切尔文斯基参与袭击的一系列问题。

美媒:泽连斯基不知情,美国曾阻止

《华盛顿邮报》和《明镜》周刊并不相信切尔文斯基的否认。前者列举了他参与的多次秘密行动,包括2020年试图将俄罗斯的瓦格纳雇佣军战士引诱到白俄罗斯,逮捕他们并带到乌克兰接受审判,但这一行动也失败了。《明镜》周刊称,切尔文斯基以手段残暴闻名。


美媒称泽连斯基对"北溪事件"不知情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切尔文斯基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的角色,显示了基辅战时政府的复杂动态和内部竞争,乌克兰的情报和军事机构经常与其政治领导层关系紧张。报道称,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获得的报告,“所有参与和执行计划的人员都直接向扎卢日内报告,因此泽连斯基不会知道这件事”。知情人士称,乌克兰针对俄军的其他秘密行动也绕过了泽连斯基。

《华盛顿邮报》完全撇除了美方在此次事件中的责任。报道称,2022年6月,荷兰军事情报机构获得情报称,乌克兰可能计划袭击“北溪”管道。据知情人士透露,CIA官员通过中间人向扎卢日内转达态度,称美国反对此类行动。美国官员认为袭击已被取消。但事实证明,袭击只是推迟到了3个月后,除了出发点与原计划不同,该计划的关键要素,包括爆炸小组的人数,以及租用船只、潜水设备和假身份的使用,均保持不变。

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都曾公开否认乌克兰政府或自己和“北溪”爆炸案有关。《明镜》周刊称,安全界人士表示,很难想象至少乌克兰武装部队参谋部事先不知道“北溪”袭击事件。一位德国高级官员表示,他们知道的远多于公众所知。

马斯克评论:有趣

美国国务院前官员迈克·本茨12日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发文评论《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称:“在对着我们不明不白地说了一年谎话之后,《华盛顿邮报》终于投降了。”马斯克回应本茨的帖子称:“有趣。”


马斯克现身评论

德国《世界报》的相关报道引起网民热议,12日已有700多条评论。不少网民要求“惩罚乌克兰”,不再为其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拒绝其加入欧盟。也有不少网友质疑美德媒体的报道,称这名乌克兰前特工已沦为阶下囚,看起来很瘦弱,如果他真的是主谋,为什么他没有从这一事件中得到好处?还有网友认为,新的报道可能又是一种“掩盖”,乌克兰特勤局不具备执行这次袭击的技术和后勤条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