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进水是从什么地方进的
发动机真正能进水的地方在进气口,也就是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处。发动机进水注意事项
1.发动机真正能进水的地方是进气口,也就是空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空所有这些塑料管从进气口到节气门都应该密封,这样可以防止发动机进水。
2.当发动机因进水而关闭时,此时不要试图轻易点燃发动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立即确定车辆熄火的原因,如果贸然行动,可能会对车辆造成不可预知的更大伤害。这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靠人力把车辆推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呼救。
3.如果我们的车只是在不行驶的时候进水了,不用太担心,不会对发动机造成不可逆的损坏,维护成本也比较低。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清理发动机内的积水。当然,这取决于清洁的程度。
4.检查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检查油色是否异常。如果油变成乳白色,说明油箱或发动机里有水。
汽车发动机靠什么降温
我们都知道发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高温环境,尤其像涡轮增压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可以达到800度甚至1000度以上。那么,面对这么高的温度,汽车行驶时仅靠气流很难带走足够的热量,停车、怠速时更难带走热量,因为无法保证足够的空空气对流。
因此,在整个发动机系统中,冷却系统尤为重要。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一般分为风冷与水冷两种。
风冷多用于排量小的摩托车,本文就不讨论了,现在几乎所有的汽车都采用水冷系统。
首先要明确的是,水冷系统的冷却方式肯定比风冷系统好。意思是当可流动的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流动时,冷却液被水泵加压,被迫进入发动机,然后进入水箱,然后这样循环。
冷却液通过发动机时带走热量,最后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车外,维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循环”散热。
既然有“大循环”散热,就一定有“小循环”散热。
“小循环”的工作原理与“大循环”相似,只是在“小循环”的冷却方式下,冷却液不进入水箱内部,只允许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循环。区分冷却系统是“大循环”还是“小循环”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看温控器是否工作。
简单来说,恒温器工作时,冷却系统进入“大循环”,反之,则是“小循环”。
节温器的作用是控制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当冷却液温度低于工作温度时,发动机冷却液通过旁通流回水泵进口。例如,当冷车启动时,恒温器关闭,以便尽快提高发动机的温度。
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达到工作范围时,节温器打开关闭的旁路,开启大循环模式,迫使发动机冷却液流入散热器进行冷却。
没有节温器的调节功能,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水温会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会对发动机造成一定的伤害,不能给车内带来暖空气。因此,一些车主在夏天拆下节温器后,最好在冬天重新安装。
以上说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方式,它是发动机最主要的散热手段,下面我们再来聊聊发动机自身内部的散热方式:机油
机油有六大功能:润滑、清洁、防锈、缓冲、密封、散热。
机油温度是影响发动机工作状态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些大功率、高热的发动机,过高的温度会降低机油的粘度,造成油膜损坏,降低润滑性能,增加发动机的运行阻力,从而影响动力输出,造成发动机磨损。
因此,为了防止持续升温影响发动机的使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功率、大排量的发动机,厂家专门为发动机温度设计了一个药方:机油冷却器。
机油冷却器的最终目的是冷却机油,并将其保持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油冷却器设置在油循环的油路上,其工作原理与散热器大致相同。
然而,为了防止油冷却器过度冷却油,需要一个恒温器来调节它。
当油温低于油温的最佳状态时,节温器会关闭油冷却器,否则会再次打开。
机油冷却器分为:风冷式与水冷式。
1.气冷的
风冷机油冷却器类似于一个小型散热器,其内部由许多冷却管和冷却板组成,利用汽车迎面而来的风来冷却机油。
由于散热能力强,这种机油冷却器经常用于赛车和高功率增压汽车。
但是,风冷油冷却器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发动机启动后,需要很长时间预热才能使机油保持在正常的工作温度,所以风冷油冷却器在家用汽车上很少使用。
2、水冷
水冷油冷却器置于冷却液回路中,利用冷却液的温度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
当油温过高时,它会被冷却液冷却。冷车启动时,从冷却液中吸收热量,使机油迅速达到工作温度。
水冷式油冷却器是一种在管外循环的冷却液与管内流动的油相互换热,其工作方式更适合家用汽车。
此外,由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要远高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因此便产生了中冷器。
中冷器实际上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匹配装置,旨在降低增压后形成的高温空气体,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增加进气量,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所以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中冷器是非常重要的部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增压器和进气歧管之间的中冷器。
综上所述,在日常驾驶过程中,车主要时刻注意仪表水温灯的提示状态,确保发动机的清洁度,并经常检查冷却液和机油的液位。
因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汽车正常行驶的重要条件,只有将发动机长期保持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发动机才能获得应有的动力输出和使用寿命,给车主带来理想的燃油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