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独具民族特色的东乡族姓氏
2、东乡族丧葬文化,独具特色的民族丧葬
3、独具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饰
4、独具民族特色的布朗族姓氏
5、独具民族特色的东乡族语言
6、猜你喜欢:
1、独具民族特色的东乡族姓氏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的姓氏,据统计百家姓里也包含了许多的少数民族姓氏。而少数民族的姓氏都有着属于当地特色,在东乡族他们的姓氏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对于东乡族姓氏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东乡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
东乡族的姓名,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伊斯兰教色彩,这与东乡族的族源、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关系。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原先是没有姓的,自十三世纪来到河州后,因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遂有用姓之习,并多采用以本民族人名的首音或尾音为姓的方法,因而产生了诸如马、买、巴、白、牙、丁、米、坡、下、且等姓,并以马姓最为普遍。
马姓所以居多,是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之首音“穆”,取谐音“马”为姓,此外,还因村寨不同,而有不同的支系,称谓时要在马姓之前冠以村寨名,如拾拉泉马、东达恒马等。不同村寨的马姓分属不同的阿恒德,别的姓亦有类似情况。
东乡族中的汉姓,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几乎每一个东乡族人都有一个汉姓,究其来源,有的是皇帝赐姓。如高、赵、陈、康、张、王、李等。有的是融合到东乡族中的别的民族,将其所采用的汉姓带进来。如蒙古族人把根据自己的习惯所采用的汉姓,如羊、妥二姓带进了东乡族。
现代的东乡族人,有姓之外,还有一个经名和汉名,有的仅有经名,没有汉名。所谓经名,即伊斯兰教名。由阿訇从《古兰经》中选取,或以伊斯兰教圣贤名为名,如穆罕默德、欧麦尔、素赖德、达吾德、海底彻、法图麦等。或以伊斯兰教历的贵重月份或日子为名,如斋月出生的孩子,取名为“尔德”;主麻(星期五)生的孩子,取名为“主麻”;或以向阿訇学习经文的满拉为名,取名“满拉”。
由于经名用阿拉伯语,有的音节很长,称呼时很不顺口。东乡族人便把音节较长的经名加以简化,如伊斯哈克,简称哈克;优素福,简称优素;阿依舍,简称阿依或阿舍。有的地区在简化之后,加上一“子”字来称呼,如穆罕默德称作“穆罕子”。
取经名,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请阿訇取经名的时间,老教是在给婴儿喂奶前,新教是在婴儿出生后七天。取名时阿訇不进产房,由家人将婴儿抱出,阿訇对着婴儿先低声念大宣礼词,再念小宣礼词,念毕,在婴儿的耳朵上吹一下,先右耳,后左耳。然后,从《古兰经》中选取一个经名,告知家人。为婴儿所取经名,不得与婴儿的父母或兄姊重名,否则,必另起一个。但婴儿的经名可与已故的祖父母名字相同。
东乡族人有的既有经名,又有汉名。经名在本民族内部、家庭或宗教活动中使用;汉名在本民族外部,或与别的民族交往中使用。今天使用汉名者较为普遍。
东乡族人的称呼法是,平时见面称呼时,与汉族相同,一般用姓名全称,亦可只称其名;若在庄重的场合,采用经名加汉名的称呼法,如伊德莱斯·马正廉,库丽苏姆·白淑珍。书写时要在经名与汉名之间加圆点隔开。
为了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特别对那些有名望者,不直呼其名,而以其祖籍的村地名代替。有时,为了表示敬爱或亲近,还常用一种亲昵称呼,即取经名中的首字音,再加“哥”字表示。
东乡族还有讳名的习俗,儿女禁称父母的名,妻子禁叫丈夫的名,年幼者不得直呼年长者的名,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而受到斥责。
2、东乡族丧葬文化,独具特色的民族丧葬
丧葬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众多的传统文化之一,丧葬文化包括了中国道家、儒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而丧葬文化被流传到中国各地后,被当地人们加入自己民族的特色,以此就形成了中国各地的丧葬文化都有着不一样的形式。下面的东乡族文化为您带来独具特色的丧葬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东乡族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其余分别聚居在和政县和临夏县。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东乡族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大多数东乡族人都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东乡人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和民间口头文学,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花儿”是东乡族喜欢的歌舞形式。东乡人的乐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东乡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特别是养羊,在生产中也占重要地位,东乡“三宝”桃杏、瓜果、大红枣享誉全国。东乡族对丧葬很重视,对所有亡者,不分年龄性别,一样对待。
东乡族实行土葬、速葬。通常在逝世当天料理丧事,进行埋葬不隔夜。只有亡人的直系亲属因路远赶不及当天奔丧的,才破例等候一天。丧葬较节俭,亡人埋葬不用棺木,不戴饰物,不陪葬。东乡族把裹尸布叫“克凡”(一译凯凡),尸体叫“埋体”。逝世叫“杜亚依结”,忌说人死,只有动物死了才说死。人逝世后,家族立即商议丧葬之事,推举年纪大的人主持治丧,并立即派人通知亡人的各方亲友和邻近乡里,东乡语叫作“开连库和”即“报丧”,告知亡故时间和送葬时间、地点。亲友、邻里闻讯来到亡人家,向家属表示安慰,叫“他节”。亡人家属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出散“乜贴”,即为掉念亡人施舍现金。
人逝世后,将“埋体”放在洗尸的“水床”上(即一块大木板),由亡人的亲属“抓水”(净尸)。男性亡人由舅舅家来的人或阿訇洗,女性亡人由娘家的人或老年妇女洗。净尸后,用“克凡”包尸,“克凡”要按一定的规格剪成上、下身几块,才能使用。“抓水”后转“费达也”(一译“非提也”),这是一种赎罪仪式,送葬前请阿訇、满拉数十人,为亡人举行。之后,将亡人放进“塔布”(似匣子)盖上绿色或白色的绣单,绣单上绣有阿拉伯文《古兰经》语录,抬到清真寺站“则那孜”(一译“之拿节”,即行殡礼)。
其仪式:教长或阿訇站在众人最前面,虔诚地念祈祷词,送葬者随之低首默祈,求真主饶恕和怜悯亡人,让他(她)的灵魂得以安息。祈祷完毕,亡人家属要依据经济能力,向人们散“索得格”(阿拉伯语,意为施舍),即为亡人施舍一些钱财。殡礼毕,由亲友、邻里将尸体抬到墓地安葬。东乡族人认为,能为亡人送葬是一种宗教懿行。凡送葬者,必须事前大净、小净。墓内不放任何陪葬物,不挂遗像,不放花圈,不烧冥钱,不奏哀乐,也不准吹打响器。
墓坑呈长方形,挖掘时先在平地上挖一直坑,然后在直坑的内旁再挖一偏洞,将亡人缓缓地安放在偏洞内,让他头北脚南面朝西,后用土坯将偏洞口堵起来,再把直坑填满土。这时阿訇开始诵念《古兰经》有关章节,送葬的人们跪坐聆听。念毕,大家一起接“都哇”,表示替亡人祈祷。至此,葬礼结束。
亡人生前穿过的衣服,一般要施散给贫困者,不能留存在家中。老教教民通常在送葬的当天和葬后七天、四十天、一百天以及周年日,均请阿訇念“亥亭”(《古兰经》章节)以示纪念。悼念时宰鸡或宰羊,炸油香,请亲友、邻里。新教教民则在送葬后四天之内,亡者家中忌生火做饭,须到亲友或家伍家里吃饭。四天后,请阿訇念“亥亭”,并在七天、四十天、一百天和周年时,请阿訇念“亥亭”,以示悼念。
3、独具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饰
侗族是一个爱美、喜欢创造美的民族,也是一个富有浪漫诗情的一个民族。侗族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诗意的生存”而存在着。侗族人民的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虽然我们常常被侗族的服饰所迷倒,但是我们似乎并不了解关于侗族服饰的文化。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侗族服饰文化吧!
最古老的盛装上衣
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
北侗最华丽的服饰
镇远县报京地区的姑娘服饰,头上系一银花环,发髻上,插满放射状的银花,后脑吊一组银花。上衣右衽无领,长及膝上一、二寸,衣领四周镶深色坎肩,衣袖镶深色花缎,胸前系一齐衣长的围腰,围腰配有色彩艳丽,绣工精美的刺绣纹样。戴银耳环。银项圈两三只,胸挂大银牌,戴银手镯,穿长裤,衣裤同色同料,裤脚镶有五寸宽的深色花边。脚穿绣花翘尖鞋。
最典型的侗族男子服饰
黎平县黄岗地区的青年服饰,头包花格帕,为蓝、青、白色自织侗布,包法呈左右向上交叉状,包头较大。上衣为紫色闪光的特制侗布,款式独特。上衣无领,开襟从领口正中横向右侧二寸处,又直下至腰部,再向左横至正中,再直下到下摆。衣扣分圆银珠和蚕形布扣两种,六对,每对为双排扣。上衣短小贴身,衣袖紧贴手臂,腰系布带,显得紧扎壮实。
银饰最多的盛装
从江县高增地区的妇女着装时用一矛形银簪将造型别致的发型固定。银簪的一端呈圆花形、长约六寸。头上饰满各式银花,有银头子、银弓等,像一顶银花帽似地戴在头上,完全盖住头发,最上端还插有一只长尾的银锦鸡,走动时,头上的银花银锦鸡闪烁争辉,华美玲珑,引人注目。颈戴大小不等的银项圈四只,背配六面体银背砣,胸前挂有两条银丝链和银珠串。紫色闪光的方围腰上,整齐排列圆形的银片,有七十片之多,整块围腰几乎全由银片组成对称的图案,另系银腰篓,两手各戴银镯三四只,全身银饰最重的多达10余公斤。
穿裙最短的服饰
黎平县水口地区的姑娘服饰,穿短裙,青色,裙短至大腿中部,围腰略长于短裙。膝下裹青布绑腿,外系浅蓝色布带,挽结于膝下小腿外侧,脚穿青布鞋。
最重的银手镯
锦屏县大同地区的姑娘,手戴银镯,重达一斤二两,镯上雕龙刻凤,或花鸟草虫,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
总之,远古的侗族服饰经历了从皮毛、树叶、草秸串结成衣演变为织布缝衣的过程,其艺术更是多彩瑰丽,不失为侗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您可能也喜欢:
民族的生态建筑之苗族吊脚楼
妙趣横生的满族八旗文化
苗族民间的艺术奇葩“反扳木鼓舞”
回族“油香”习俗与文化
4、独具民族特色的布朗族姓氏
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姓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因而民族姓氏也有区别。在布朗族文化中有哪些特有的姓氏?一起来看下。
布朗族人的名字是按婴儿的性别和出生先后排列的。例如,墨江县布朗族男性、女性分别排行叫:“艾”、“尼”、“桑”、“垒”、“苛”、“拉”;女性排行叫:“月”、“仔”、“也”、“垒”、“姨”、“拉”等。双江县布朗族男性排行叫:“艾”、“尼”、“桑”、“赛”、“老乌”等;女性排行叫:“叶”、“依”、“阿”、“姆”、“爱”、“娥”等。一般说,布朗族人无姓氏,有的虽然有姓,那也是从汉姓借入的。
布朗族人民取名时,要请“干爹”、“干妈”给取名。婴儿出生六七天内,第一个进入产妇家的客人(寨子内的客人,不论男女),便成为婴儿的“干爹”、“干妈”,请他(她)给婴儿取名、拴线、祝福。孩子长到二三岁时,每逢过节,父母领着孩子并带着节日货到“干爹”、“干妈”家拜年,“干爹”、“干妈”也要给孩子小钱和衣服。在取名时,假如干爹名是汉名叫陈国华,孩子是长子“艾”,那么名字的末尾要取“干爹”的“华”字,即名字叫“艾华”。如果是长女“叶”,即名字叫“叶华”。
聚居在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人的名字,凡是男性,要在名字前冠以“艾”;凡是女性,名字前冠以“依”,以此区别男女性别的特征。
连名制是布朗族的一种命名形式,有母子(女)连名、母子(女)与父子女(女)混合连名和父子(女)连名三种同时并存。母子(女)连名,是婴儿取名后,再把母名的第二字连在婴儿的名字之后,这样就形成了特殊的母子(女)连名制。如果母亲有几个子女,那么所有子女名字的每个字都连用母亲名字的第一个字。
母子(女)与父子(女)双性混合连名的特点是:母子(女)连名从第一代连续到第三代,但到第四代和第五代既有母子连名,也有父子连名,而且连父名者已渐多。从这种两性混合连名的方式中可以看出,在母系社会里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而子女只能连母名,子女只能按母系计算。当布朗族到了父权占绝对统治地位时,子女都连父名,亲属也只能按父亲计算,即用父系名字的末尾一个字音来连接,有连至三代到六代不等。
5、独具民族特色的东乡族语言
东乡族是中国的众多少数民族之一,东乡族的形成和发展和伊斯兰教有着很大的关联,他们有着很多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他们没有文字却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下面的东乡族文化就由小编带您了解东乡族的语言文化。
东乡族有民族语言,无民族文字。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同语族语言相比较,东乡语有许多特点。有辅音二十八个、单元音七个和较多的复元音。没有长短元音的对立;基本上不存在元音和谐律;构词或构形附加成分一般只有一种语音形式。
东乡语中的蒙古语词汇约占60%,构成东乡语词汇的主要成分,与同语族的其他语言比较,在语音和语法上都保留了较多的古代蒙古语规范。现代蒙古语词中,第一音节后开音节的短元音已经丧失,但东乡语中仍然保留着,这是十三、十四世纪蒙古语元音体系的一个特点;在现代蒙古语中,以元音为首的很多词的开头,在东乡语中可以用清擦音“ф”和“h”,这也是十三、十四世纪蒙古语辅音体系的一个特点。
东乡语动词的副动词形式(连接型)、形动词形式(多能型)还保存着跟亲属语言大致对应的多样性。但是,陈述式动词则只有体的范畴:完成体,进行体,未完成体,经常体。领格和宾格合并为领-宾格,附加成分是-ni。但有时领宾格可以省略,如bi chi(ni) sana zho(我想你了)。
东乡语里保存着不少与同语族语言同源的基本词汇。东乡族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以及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东乡语里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以及一些反映宗教生活的阿拉伯语借词。长期、大量地吸收汉语词语是东乡语音系统发生变异的重要原因。
有使用频率不大的方面格-ramp;#91,和方向格-γun。造格用于人称代词,含鄙视的意义。动词的语法范畴与蒙古语族的其他一些语言相比,较为简单。固有词里派生词占一定的比例,但是许多构词后缀现在已不活跃。有相当数量的汉语借词,还吸收了一些与宗教生活有关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东乡族多兼通汉语,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汉文。
6、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服饰东乡族服饰民族特色节日布朗族服饰民族特色建筑